首页 剧本创作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赛事活动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王海燕:锦绣彩楼,七彩蓉城——漫评川剧《彩楼记》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9-03    点击:32

锦绣彩楼 七彩蓉城
——漫评川剧《彩楼记》
王海燕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非遗协会会员


       《彩楼记》是川剧传统戏“江湖十八本”之一,源自南戏《破窑记》,讲述了宋代宰相刘懋(张庆模 饰)之女刘翠屏(虞佳 饰)于彩楼抛球择婿,绣球端中穷秀才吕蒙正(肖德美 饰)。蒙正随翠屏入府参拜,谁知刘懋嫌其贫穷,执意悔婚。翠屏不从,二人被逐出相府,同到寒窑居住,安贫度日。后来,蒙正上京考中状元,衣锦荣归、一家团聚。

       此次复排,在保留“穷生戏”精髓的基础上,对原剧本进行了精炼浓缩,对剧情节奏、音乐表达等进行了创新改动,时长压缩到2小时,强化了“手眼身法步”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以更贴合现代观众审美。

       1957年,西南川剧院整理《彩楼记》全本,获得了优秀剧本奖,曾被京剧、昆曲和越剧等多剧种移植。四川很多年没演过《彩楼记》全本大戏,很多戏曲界的老师都没看过全本。川剧名家肖德美老师第一次结缘《彩楼记》,是在1984年。此次复排起意于四川戏曲名家肖德美工作室,希望借此为后人留下演出范本,以此守正创新、赓续传承。

       选择与德阳市川剧团(德阳市铜锣川剧院)合作的原因,肖德美介绍,“我演出的川剧《草鞋县令》(杨承祖扮演者)讲述的就是德阳什邡的故事,该川剧获得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过去的合作让我认识到,专业力量能给当地信心,带动当地的川剧发展。德阳市川剧团底蕴深厚,是川剧四大名丑刘成基老师曾担任首任团长、之后还涌现出司徒慧聪(叶存远)、尹华宣等名家,我师父蓝光临先生的八部经典折子戏,也都曾在这个剧团演过,并录制成像带,至今仍是中青年演员学习的范本。”

       41年后的肖德美老师在舞台上全新演绎“穷酸落魄”的小生角色,抱着以终为始的心态,显得格外用心。

       三天不练手生。肖德美老师每天都会练身段、唱功,以此更好地给年轻演员做示范,以做到舞台上的表演神态丝丝入扣、精益求精。

       全剧时长2小时,共七个场次。情节干净利索,人物关系交代清楚。戏剧节奏成熟,驾驭语言设计助力情节推动和戏剧效果表达火候上炉火纯青。新改剧本语言体系保留了幽默生活化四川方言俗语,结合情节引爆整场演出笑声掌声不断。出彩人物吕蒙正(肖德美饰)、刘翠屏(虞佳饰)、刘懋(张庆模饰)、唐七(杨波饰)。

       梅花奖得主肖德美老师的表演出场即入戏。评雪辨踪一场,肖德美老师通过细腻的神韵、与人物性格阅历相符、与情节相扣的舞台肢体动作,将戏剧张力推向了极致,体现了人物在情、利、节之间的动态权衡考量,把人物内心纠结矛盾的心路历程展现得合情合理的细致入微,平平无奇中落子无声的表演技艺堪称高超。

       舞美设计考量审美纯正,配乐富有川剧传统韵味。没有宏大叙事的定位契合时代属性下每个上进个体的身份立场,旨在表达立业安身、奋发图强的价值观和价值排序。该剧做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凝练,汇聚着戏剧的力量,有跨文化传播意识,坚守着中华文化立场,真实的艺术,艺术的真实,以朴实无华的风格展现着中华审美风范。

       目前,《彩楼记》已正式入选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将于9月7日、8日亮相成都、正式与观众见面。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绣彩楼 七彩蓉城
——漫评川剧《彩楼记》
王海燕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非遗协会会员


       《彩楼记》是川剧传统戏“江湖十八本”之一,源自南戏《破窑记》,讲述了宋代宰相刘懋(张庆模 饰)之女刘翠屏(虞佳 饰)于彩楼抛球择婿,绣球端中穷秀才吕蒙正(肖德美 饰)。蒙正随翠屏入府参拜,谁知刘懋嫌其贫穷,执意悔婚。翠屏不从,二人被逐出相府,同到寒窑居住,安贫度日。后来,蒙正上京考中状元,衣锦荣归、一家团聚。

       此次复排,在保留“穷生戏”精髓的基础上,对原剧本进行了精炼浓缩,对剧情节奏、音乐表达等进行了创新改动,时长压缩到2小时,强化了“手眼身法步”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以更贴合现代观众审美。

       1957年,西南川剧院整理《彩楼记》全本,获得了优秀剧本奖,曾被京剧、昆曲和越剧等多剧种移植。四川很多年没演过《彩楼记》全本大戏,很多戏曲界的老师都没看过全本。川剧名家肖德美老师第一次结缘《彩楼记》,是在1984年。此次复排起意于四川戏曲名家肖德美工作室,希望借此为后人留下演出范本,以此守正创新、赓续传承。

       选择与德阳市川剧团(德阳市铜锣川剧院)合作的原因,肖德美介绍,“我演出的川剧《草鞋县令》(杨承祖扮演者)讲述的就是德阳什邡的故事,该川剧获得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过去的合作让我认识到,专业力量能给当地信心,带动当地的川剧发展。德阳市川剧团底蕴深厚,是川剧四大名丑刘成基老师曾担任首任团长、之后还涌现出司徒慧聪(叶存远)、尹华宣等名家,我师父蓝光临先生的八部经典折子戏,也都曾在这个剧团演过,并录制成像带,至今仍是中青年演员学习的范本。”

       41年后的肖德美老师在舞台上全新演绎“穷酸落魄”的小生角色,抱着以终为始的心态,显得格外用心。

       三天不练手生。肖德美老师每天都会练身段、唱功,以此更好地给年轻演员做示范,以做到舞台上的表演神态丝丝入扣、精益求精。

       全剧时长2小时,共七个场次。情节干净利索,人物关系交代清楚。戏剧节奏成熟,驾驭语言设计助力情节推动和戏剧效果表达火候上炉火纯青。新改剧本语言体系保留了幽默生活化四川方言俗语,结合情节引爆整场演出笑声掌声不断。出彩人物吕蒙正(肖德美饰)、刘翠屏(虞佳饰)、刘懋(张庆模饰)、唐七(杨波饰)。

       梅花奖得主肖德美老师的表演出场即入戏。评雪辨踪一场,肖德美老师通过细腻的神韵、与人物性格阅历相符、与情节相扣的舞台肢体动作,将戏剧张力推向了极致,体现了人物在情、利、节之间的动态权衡考量,把人物内心纠结矛盾的心路历程展现得合情合理的细致入微,平平无奇中落子无声的表演技艺堪称高超。

       舞美设计考量审美纯正,配乐富有川剧传统韵味。没有宏大叙事的定位契合时代属性下每个上进个体的身份立场,旨在表达立业安身、奋发图强的价值观和价值排序。该剧做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凝练,汇聚着戏剧的力量,有跨文化传播意识,坚守着中华文化立场,真实的艺术,艺术的真实,以朴实无华的风格展现着中华审美风范。

       目前,《彩楼记》已正式入选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将于9月7日、8日亮相成都、正式与观众见面。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成153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成153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