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剧本创作
四川文华戏剧文学奖
中国(川渝)剧本创作交流大会
四川省优秀戏剧剧本库
国家艺术基金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成果展示
四川艺术基金
基金动态
管理制度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展演预告
成果展示
赛事活动
四川文华剧目大奖、剧目奖、单项奖
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大赛
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大赛
四川省大学生戏剧大赛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暨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活动
文艺评论
四川文华评论奖
人才服务
剧作之家
人才培养
人才展示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剧本创作
四川文华戏剧文学奖
中国(川渝)剧本创作交流大会
四川省优秀戏剧剧本库
国家艺术基金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成果展示
四川艺术基金
基金动态
管理制度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展演预告
成果展示
赛事活动
四川文华剧目大奖、剧目奖、单项奖
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大赛
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大赛
四川省大学生戏剧大赛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暨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活动
文艺评论
四川文华评论奖
人才服务
剧作之家
人才培养
人才展示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创作人才
>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点击排行
•
张羽军
•
张廷玉
•
严 肃
•
徐 棻
•
李远强
•
杨全本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杨全本
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处正处级调研员(退休),四川省文化厅艺委会秘书长,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张廷玉
张廷玉国家一级演员。原成都市歌舞剧院常务副院长。曾荣获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成都市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说唱协会理事。四川省第五届文联委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十佳演员。张廷玉师承李月秋、熊青云、邓汉卿、肖顺瑜等老师学习演唱四川清音。82年又师承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先生学习四川谐剧,演出的谐剧、小品多次在全省、全国获奖。如演出的小品《洪霞》获文化部颁发的新作品奖,演出的小品《夫妻之间》获广电部新光奖。演出的小品《登记》获全国牡丹奖(表演奖)。演出的谐剧《迎巨星》获四川省曲艺大赛一等奖。演出的《春梦姑娘》获全国展演奖是一个长期活跃在舞台和电视屏幕上,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严 肃
严肃本名严福昌,1939年8月出生,浙江省绍兴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先后在四川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艺术处,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厅从事文化行政业务工作,为一级编剧、研究员职称。写作出版《评戏集》、《论剧集》、《茅庐集》、《小说集》、《剧作集》、《天命集》等十余部,主编出版《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川剧引论》、《四川滩戏志》、《四川灯戏集》、《四川少数民族戏剧》等十余部著作。指导戏剧文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十余人。现为中国演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化厅艺委会主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教授。
李远强
李远强(笔名大理、荔园、沅樯等)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编审。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现聘任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四川戏剧》杂志常务副主编,并多次应聘担任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评委及四川省各类戏剧汇演、比赛评委等。1980年开始写作,曾创作发表影视剧《藏王的求婚使者》、《灵芝》、《毒胆》、《鸳鸯姐妹》(四川电视台摄制)、《水仙花》等剧本10余部,在国内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欲望和权力的燃烧及毁灭》、《从叙述观念切入》、《戏曲写梦与野性思维》、《新时期四川话剧文学主流》、《地理后现代化境遇中的东方戏曲》、《后冷战时代全球化的文化扩张》等数十篇,以及散文、随笔多篇;出版专著有《戏剧、观众、审美》、《好一朵芙蓉花》、《斑斓岁月》、《新时期四川戏剧文学史论》、《文化的诉求》等。文章曾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论文一等奖、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一等奖、中国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提名奖等。有评论认为,其文章视野广阔,俯仰观照,唯美流丽,洋溢着暖烘烘的理论激情,透出一种雄豪与大气。
张羽军
张羽军,笔名羽军、清河、秦泰、高强等,安徽省潜山县人,参加过人民解放军,当过外语教师,话剧演员、编剧,已从事专业戏剧工作50多年,是著名戏剧评论家、剧作家、四川艺术创作中心特聘研究员、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学术顾问、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顾问。发表和上演过的作品有:大、小话剧20多个,如《贺龙军长》、《玫瑰红的希望》、《各亮其相》、《杀猴给鸡看》、《红烛照青天》等;大、小戏曲剧本15个,如《杀瞿义》和与人合作的《燕燕》、《秀才外传》、《生死冤家》等;与人合作电视剧近百集,如《秦淮世家》、《苏东坡》、《一路风雨一世情》等;评论和理论文章约200多篇,如《假定性与戏剧革新》、《中国戏曲最早提示第四堵墙论》、《现代意识审美超越艺术发展》、《小品六议》、《斯人虽已没》、《曹禺老师的六字真经》、《金秋洒爽西南风》、《京剧的意象世界与剧本》、《含英咀华唱彻悲情》、《力挽狂澜涌大潮》、《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中的黑色幽默》等;翻译作品80多篇(部),如《大宁河》、《四姑娘山》、川剧《死水微澜》、《媒人》、《堂拉奴多》、《高贵与卑贱》等;另有古诗文、对联多篇。多次荣获全国性及省内奖项,如第二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优秀评论奖,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评论一等奖及剧作金奖,首届全国戏剧文华奖论文一等奖。多年来,经常参加省内重点剧目评议及小作品创作评奖活动,并多次作戏剧创作理论及评论的专题讲座。
徐 棻
徐棻(棻音同芬,意为芳香之木)。1933年生。1949年参军。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四川省文化局。1961年调入成都市川剧院。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文联及四川省剧协副主席,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徐棻的代表作有:川剧《燕燕》、《王熙凤》、《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死水微澜》、《欲海狂潮》、《马克白夫人》、《目连之母》、《马前泼水》、《红梅记》、话剧《辛亥潮》、舞剧《远山的花朵》,京剧《千古一人》、汉剧《尘埃落定》、昆曲《十面埋伏》等。徐棻的作品曾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大奖、文华奖之编剧奖;三次获得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三次获得中国戏剧节之优秀编剧奖和优秀剧目奖,还曾获得全国地方戏曲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及巴黎中国戏曲节赛纳大奖等。1990年,中国剧协《剧本》月刊联合成都市文化局、四川省文化厅,共同举办了徐棻剧作研讨会。出版发行了:A,《徐棻戏曲选》(中国戏剧出版社)。B,《探索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C,《徐棻剧作研讨会专刊》(成都市文化局《成都舞台》)。2001年,成都市委副书记黄忠莹主持召开了徐棻戏剧创作40年研讨会,成都市文化局出版了《徐棻戏剧作品选(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四川省文化厅,由副部长朱丹枫主持召开徐棻文艺创作60年研讨会暨《徐棻剧作精选》首发式,出版了:A,《徐棻剧作精选(上、下)》B,《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国戏曲学会出版发行《中国当代百种曲》;2007年,中国剧协《剧本》月刊社出版发行十卷本《曹禺剧本奖精选》;同年,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出版发行二十卷《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均收入了徐棻的作品。通过徐棻的作品,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演员、导演、作曲、舞美、服装、灯光等各类艺术人材,成就了二度梅花奖2名,梅花奖6名,文华大奖获得者5名,文华奖获得者4名,中国戏剧节上单项奖获得者20余名,上海白玉兰表演奖3名。
共
6
条
第
1
/
1
页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