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页
剧本创作
四川文华戏剧文学奖
中国(川渝)剧本创作交流大会
四川省优秀戏剧剧本库
国家艺术基金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成果展示
四川艺术基金
基金动态
管理制度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展演预告
成果展示
赛事活动
四川文华剧目大奖、剧目奖、单项奖
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大赛
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大赛
四川省大学生戏剧大赛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暨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活动
文艺评论
四川文华评论奖
人才服务
剧作之家
人才培养
人才展示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剧本创作
四川文华戏剧文学奖
中国(川渝)剧本创作交流大会
四川省优秀戏剧剧本库
国家艺术基金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成果展示
四川艺术基金
基金动态
管理制度
申报指南
立项名单
项目动态
展演预告
成果展示
赛事活动
四川文华剧目大奖、剧目奖、单项奖
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大赛
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大赛
四川省大学生戏剧大赛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60周年暨四川艺术基金设立5周年活动
文艺评论
四川文华评论奖
人才服务
剧作之家
人才培养
人才展示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创作人才
>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创作人才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点击排行
•
廖时香
•
严西秀
•
谭愫
•
张勇
•
包德宾
•
盛长滨
•
张卫国
•
郑瑞林
•
张尚全
•
杨建国
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创作员
“芳香之木”徐棻
徐棻,1933年生,1949年参军,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四川省文化局,1961年调入成都市川剧院。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文联及四川省剧协副主席,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艺术成就徐棻的代表作有:川剧《燕燕》《王熙凤》《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死水微澜》《欲海狂潮》《马克白夫人》《目连之母》《马前泼水》《红梅记》《尘埃落定》,话剧《辛亥潮》,舞剧《远山的花朵》,京剧《千古一人》,昆曲《十面埋伏》等。其作品曾数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剧协之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节之“优秀编剧奖”和“优秀剧目奖”等,还曾获得“全国地方戏曲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及“巴黎中国戏曲节之赛纳大奖”等。有关各方曾为徐棻举办过五次作品研讨会:(一)1990年,由中国剧协《剧本》月刊社发起,与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成都市文化局联合,共同举办了“徐棻剧作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徐棻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探索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徐棻剧作研讨会专刊》(成都市文化局《成都舞台》)。(二)2001年,成都市文化局召开了“徐棻戏剧创作40年研讨会”。同年,出版了《徐棻戏剧作品选(上、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三)200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四川省文化厅召开“徐棻文艺创作60年研讨会暨《徐棻剧作精选》首发式”,出版了《徐棻剧作精选(上、下卷)》、《徐棻剧作研究论文集萃》(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四)2009年,中国戏曲学会授予徐棻作品《欲海狂潮》学会奖,举办了以《欲海狂潮》为例的专题研讨会,研讨“外国戏剧中国化”的问题。(五)2019年,由四川省文化厅发起,联合成都市文化局和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共同主办“徐棻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出版发行了《舞台上下悲喜录——徐棻谈编剧》(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外,2006年,中国戏曲学会出版发行《中国当代百种曲》;2007年,中国剧协《剧本》月刊社出版发行十卷本《曹禺剧本奖精选》;同年,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出版发行二十卷《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以上各书中均收入了徐棻的作品。大家风范1.改革求新徐棻的作品,不但在戏剧的继承与发展上成绩斐然,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与时俱进。徐棻说,自己从第一个戏开始,虽然还不是很明确,但已开始了“守正创新”的戏曲改革实践。她希望:“我的川剧,不是老川剧;不是老川剧,但一定是川剧。”徐棻的“求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其“求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以《燕燕》《秀才外传》《王熙凤》为代表,简言之为“突破古人”。第二阶段是1979至1988年,其“求新”是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以探索开拓为目的而求古典戏曲的转型,代表作有《红楼惊梦》、《田姐与庄周》。简言之,这时期她要求“突破自己”。第三阶段是1995年以《死水微澜》为标志,徐棻对古典戏曲进行了新的“形态建构”,创造了无场次现代空台艺术。此种舞台艺术形态以《死水微澜》《目连之母》《马克白夫人》《都督夫人董竹君》《天下一佛》和京剧《千古一人》等为代表,使古典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相结合的新形态。川剧《死水微澜》因此被称为戏曲革新的里程碑,成为全国知名的经典剧目。2.慧眼如炬只要是人才,徐棻都会努力为之创造机会。可以说,徐棻是戏剧界的伯乐。她善于发掘新人,有着独到的眼光,徐棻的剧本,成就了不少优秀的演员、导演、作曲、舞美、服装、灯光等各类艺术人材。成就了二度“梅花奖”获得者2名,“梅花奖”获得者10名,“文华大奖”获得者5名,“文华奖”获得者4名,“中国戏剧节”上单项奖获得者20余名,“上海白玉兰表演奖”获得者3名。对于徐棻来说,她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从她的作品中出现了多少人才。“我最欣慰的地方,就是看到年轻人取得成绩和进步,因为他们才是川剧的现在和未来。在中国当代著名戏曲剧作家中,徐棻先生是极具现代创造精神和现代创造能力的一位杰出代表。张庚先生曾为徐棻题词“笔吐玑珠,心怀时代”。马识途先生在2019年祝贺徐棻从艺70载,并亲笔题词“笔吐珠玑墨生香,诗心才情任飞翔。耄耋不老还笔耕,天府剧坛永芬芳”。徐棻不走寻常简便之路,将雅俗共赏做到极致,通过情思的光彩和意象的神韵,来接通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创造出“让内行看到剧情背后某种人生的哲理,让外行在剧情面前引起感情的共鸣”的精良作品。
“巴蜀鬼才” 魏明伦
魏明伦,1941年生,四川内江人,无党派人士,当代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杂文家,辞赋家,楹联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勋章,中国文联授予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编剧成就魏明伦童年唱戏谋生,业余自修文学。1950年进入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六十年代初转为剧团专职编剧,开始发表习作。1980年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创作了《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岁岁重阳》《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好女人·坏女人》等多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剧作。其中《易胆大》《四姑娘》和《巴山秀才》在文化部和中国剧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剧本评选中破例三度获奖,世称“连中三元”。1985年底,川剧剧本《潘金莲》问世,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全国各地几十个剧种,200多家剧团纷纷排演,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剧社也都积极移植上演。1995年,《中国公主杜兰朵》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本奖。同年,出任电影《变脸》编剧,影片先后荣获中国电影节华表奖最佳合拍片奖,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等系列奖项。2002年,川剧剧本《变脸》中的一场戏,破例选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十六年连续发行四千万册。2021年《巴山秀才》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魏明伦的剧本追求剧本戏剧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他要求台上可演,案头可读,要在“两可”之间,既好看又好读。多面开花1.杂文撰写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杂文创作,1986年后,多次出版发行杂文集,著有《巴山鬼话》《中国百部杂文·当代卷·魏明伦集》;其中名篇《雌雄论》《毛病吟》《致姚雪垠书》《威海忧思》《劝君少刺秦始皇》等,在文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2.骈体碑文创作1995年后,开始撰写骈体碑文《金牛赋》《饭店铭》《会堂赋》《华夏陵园诔》《牌坊赋》《岳阳楼新记》《灶王碑》《廊桥赋》《美酒赋》《望海楼赋》《磨盘赋》等六十余篇,结集出版《魏明伦碑文集》。多处立碑,广为流传。3.个人成就馆建立2013年,成都市政府投资,在大邑安仁镇建成魏明伦文学馆。2019年,内江市政府投资,在内江市中心建成魏明伦碑文馆。2021年,自贡市政府投资,在自贡花海建成魏明伦戏剧馆。2023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魏明伦楹联》,载长短楹联二百余副。同年,广安市政府筹建魏明伦楹联馆。魏明伦自修成材,苦吟成文,在多种文学艺术领域获得优异成就,被海内外称为“巴蜀鬼才”。
张卫国
张卫国,重庆市人,1963年上山下乡到四川大竹县乌木滩渔场工作。曾任生产队长。在洲河、巴河、渠江捕鱼,在深山中烧石灰。1972年调大竹县文工队当演员。再于1979年调达县地区文工团(现达州市艺术剧院)工作,直至退休。专职编剧,二级演员,男高音独唱演员。曾在四川音乐学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振汉教授处进修学习。曾在四川省文化厅举办的编剧进修班学习。多次参加四川省和文化部组织的四川省和全国独唱调演。曾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唱。四川电台、电视台,中国海峡之声电台曾为其录制多首独唱歌曲播放。曾创作三十多部大中小戏剧作品(包括歌剧、话剧、戏曲),其中二十余部大中小戏剧排练参加各种会调演及公演。大型方言话剧《村官》和大型戏剧《为了共和》在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戏剧》杂志上登载。主要作品有:歌剧《东方红》(已排演)歌剧《情报》(已排演)歌剧《盼红军》(已排演)无场次方言话剧《国家》(已排演)无场次方言话剧《村官》(已排演)无场次新编近现代历史剧《为了共和》,无场次抗日现代戏《川江魂》,新编大型历史戏《太子案》等。从小喜爱中国山水画,青少年时代曾师从重庆著名书画家江友樵(齐白石弟子),郭显中学习山水画。上山下乡使我得以数十年亲近真山真水,并以其为画稿,师自然,师造化。退休后已创作巴山、山峡山水画三百余幅。现居住重庆市。联系电话(023)67517306
包德宾
包德宾。男。四川宜宾人。1949年7月13日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四川省曲艺团一级编剧。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为成都市市政工程公司石工,l972年起从事业余曲艺、戏剧创作,1978年调入四川省曲艺团任编剧。创作有谐剧、清音、扬琴、小品、方言喜剧等作品一百多篇(部);获文化部创作一等奖、中国曲艺牡丹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巴蜀文艺评选一等奖、四川省小品大赛创作一等奖等奖项三十多个。谐剧《零点七》、《兰贵龙接妻》分别入选1986、1988两届央视春晚演出。1988年由中国《曲艺》杂志社、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四川省曲艺团联合举办谐剧作家包德宾作品展览演出、包德宾作品研讨会。1990年荣获四川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退休后仍笔耕不止,陆续创作了反映5.12灾后重建的无场次方言喜剧《好好活》、谐剧《非诚勿扰山寨版》《隐婚妈咪》等。主要作品有:谐剧《这孩子象谁》、《幸福和尚》、《宝贝,对不起》、《粱山一百零九将》、《零点八》、《紧急案件》、《公关小姐》、《中江表妹》系列、《红楼笑梦》系列等;曲艺唱词《亲家》、《山村鸡叫》、《姊妹花》、《成都的传说》、《您的深爱》、《霸王别姬》等;方言喜剧《爹妈有喜》、《仔妹有喜》、《好好活》等;电影《奇婚怪事》;电视剧《兰贵龙离婚》等。
谭愫
谭愫,男,汉族,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当过工人、教师。1980年调入成都市川剧院任专业编剧,曾任成都市川剧院一、二联合团团长,成都市川剧院正院级调研员。中共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四川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政协第八届四川省委员会常委。中国戏剧家、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成都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四川省十佳编剧之一,成都市德艺双馨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川剧《山杠爷》、《文成公主》、《刘氏四娘》(与合作)、《活鬼》、《九美狐仙》、《薛宝钗》等二十余部;电影《迟到的春天》、《过江龙》(与人合作);电视剧《乱世擒魔》、《潇潇石窟情》、《江湖恩仇录》等百余集;全国获奖情况(一)川剧1.《山杠爷》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入选作品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大奖”第一名,“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表演奖”第一名;1995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一名;文化部1995年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第一名。2005年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金奖第一名。2.《刘氏四娘》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1993年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以及音乐、舞美等十三项奖。3.《文成公主》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八届入选作品奖;文化部第十二届孔雀奖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特别奖。4.《九美狐仙》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二)电视剧!、《乱世擒魔》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奖2、戏曲电视剧《九美狐仙》获“飞天奖”附:1995年《山杠爷》进京演出,大获成功,先后囊括全国各项大奖,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戏经典作品;1993年《刘氏四娘》进京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岀新的成功典范;2000年《文成公主》进京演出,得到汉、藏有关领导、专家与广大观众的赞赏与欢迎,认为这是一出讴歌汉藏团结的优秀作品
林解
林解,男,1953.10.生,89年毕业于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南充市创作办公室专业编剧,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南充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会员。一:主要作品:1:大型川北灯戏【红花花包袱】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笫四2002年四川省新剧目奖,2010年9月已被通知晋京参加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目前南充市川剧团正在进一步提高打造。2:大型音乐话剧【让爱变绿】获第十六届田汉戏剧奖2009年四川省重点签约剧本,2009年重庆市全国征集剧本终评奖。『全国共征集187部,话剧类排名笫三』3:大型歌舞剧【相如长歌】获首届嘉陵江文艺奖特别奖。2009年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巴蜀文艺奖四川文华奖优秀编剧奖。2010.11月代表四川参加首届中囯囯际文化旅游节展演。(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主办。在张家界演出18场)4大型民俗风情剧【蜀红】由蓬安县主办已彩排.省《戏剧家》2010年1期发表.5大型杂技木偶歌舞剧【古蜀传奇】,由南充市文化局与台湾某文化公司2010年主持创作并筹排中.6【身边的感动】策划.及总編剧2010年10月由南充市高坪区主办及演出。当地反响强烈,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关注。7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醋美人》(由北京美亚影视公司筹拍中)8电影文学剧本《大山的翅膀》(八一电影制片厂重点题材立项)9小歌舞剧【城乡小恋曲】获中囯曹禺戏剧奖二等奖10创作近百个小戏小品参加省市及全国专业和行业文艺调演,分别获各种奖项。二:近年来为由南充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承办的大型文艺演出而创作的剧本有:1:大型音舞画史诗《人民的光荣》(2006.11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2:大型原创纪实剧《道德礼赞》(2008.1首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3:大型原创舞台剧《岁月如歌》(2008.11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6期省刊《戏剧家》发表4:大型广场文艺《光辉的历程》(2009.10庆祝建国60周年)5参加策划首届中国.川北灯戏艺术节,一二届嘉陵江合唱节。其中创作诗舞剧【陈寿.梦吟三国】开幕式演出。(2010.10.)6:获2008年度2009年度南充市艺术创作特殊贡献奖。7:连续5年(0509年)获得四川省文艺创作先进个人。
廖时香
廖时香时间:2011-12-2112:34:53来源:作者:廖时香,男,54岁,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1972年初中毕业后自修音乐和文学。1973-1984年,在云贵川各省数家地方戏曲团体担任琵琶三弦乐员。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5年调入自贡市文联工作至今。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自贡市作协副主席,《罗南文学》副主编,文学创作二级职称。九三学社社员、自贡市政协委员。曾任两届自贡市政协常委,两届四川省巴金文学院创作员。创作涉及几乎所有文学体裁:小说、散文、随笔、诗赋、歌词、戏曲、电视剧、广播剧。各类主要作品情况如下中短篇小说集《乐胆》,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乐胆》曾由《小说月报》转载,以语言特色而保持了较久的影响,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入选四川省建国50周年文学作品选。散文《豆芽高》、《坐车》、《名片》等,连续五次获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学一等奖,一次全国报纸副刊文学三等奖。报告文学《盐都16岁少年的死亡日记》获四川日报文学奖。大型现代川剧《人迹秋霜》,由自贡市川剧团演出,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剧目银奖、四川省重大文艺成果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入围奖等。大型近代川剧《刘光第》,由自贡市川剧团演出,获全国地方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四川省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优秀编剧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剧本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发表,获巴蜀文艺奖剧本一等奖。《刘光第》入选改革开放30年四川戏剧作品选。该剧系四川省舞台精品工程项目,已申报全国舞台精品工程。大型歌舞剧《盐泉》,剧目获中国舞蹈牡丹奖提名奖,剧本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入围奖。大型古装川剧《焚香》,发表于四川省文化厅《戏剧家》杂志,系四川省首届重点剧本,作者成为四川省首届重点签约剧作者。43集电视连续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公司、湖南电广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即将在四川、重庆、河北等卫视同时首播。本人担任主力编剧(因之前的编剧班子难以胜任,重庆偶然认识我,邀我最后加盟重起炉灶独立创作最终顺利完成剧本,但我却署名第二)。24集电视连续剧《好大一棵树》,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公司等单位摄制,已由央视一套节目备播,央视三套多次预告。原剧本《厚土》无法通过,重庆又急邀我全部重写。本人署名剧本改编。26集电视连续剧《东方欲晓》,由本人独立创作,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公司筹拍。剧本获得李准等专家高度赞誉。30集电视连续剧《母亲》,正在独立创作中,系重庆市2011年第一重点文艺项目,重庆市委宣传部筹拍,已定明年3月开机,作为辛亥革命百周年和建党90周年献礼片。3集广播连续剧《人迹秋霜》,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入围奖。科普童话广播短剧《神奇的盐》,获四川省政府文化一等奖。碑赋代表作:自贡市东方广场《大东方广场赋》、《尖山赋》、《自流井老街记》等。歌词《相约》、《野菊花》入选自贡市建国以来10首优秀歌曲。
杨建国
杨建国时间:2011-12-2121:51:39来源:作者:中国民建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北京画廊画家俱乐部会员,中国收藏拍卖艺术网高级书画师。1995年《蛙鸣荷塘》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等地展出,同时被收藏,《鸟鸣金秋》参加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展并获一等奖;1996年《金秋》入选《东方书画篆刻艺术国际交流展》赴日本秋田市展出并获得一等奖。作品《觅》刊载《中国现代美术大系》。1997年《春江水暖》在台北展出并编入《中国成都中青年书画精品集》。2001年《细语》在成都市艺术中心展出并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收藏。2000年被《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等机构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4年聘为敦煌中国画艺术创作特邀理事(一级创作委员并授予敦煌飞天奖艺术家称号)。2005年和平杯由书画艺术国际联展组委会与新西兰燕庄艺术展览中心主办,荣获国际艺术教育一等奖。2002年《初春》获得当代中青年书画家作品二等奖。200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杨建国画选邮资信封。2003年《雀竹风韵》编入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竹卷。2004年艺术撰略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5年《春回大地》参加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获得佳作奖。2006年《双鹤》参加中日水墨大展,在日本富士山举办获得一等奖;同时被收藏。2007年出版《杨建国花鸟画集》。2009年部分作品刊登《中国收藏》。2010年作品刊载于《中国商报中国收藏导报》。
张尚全
张尚全,一九四二年九月(农历八月五日)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镇,十三岁进入戏剧界,工作至今。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达州市戏剧家协会顾问。在五十多年艺术生涯中,集编、导、演于一身,创作、演出的戏剧作品达一百多个。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被誉为张尚全戏剧创作现象,四川省文化厅专门为此召开了张尚全戏剧创作现象研讨会,是四川省颇有影响的高产剧作家。其作品上过北京,进过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三次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映山红戏剧节一、二等奖十二项,六次省创作一等奖,七次省演员一等奖,两届巴蜀文艺奖。荣获过中国禁毒委先进个人、省文化厅先进工作者、达州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川剧《管得宽》、《回笼宴》、《禁赌》、《麻将火锅耗子药》、《巴掌情》、《金凤还巢》、《巴山红叶》。话剧《逗硬工分》、《宣判之前》、《中秋月儿圆》、《睁只眼闭只眼》、《树疙瘩》、《粉祸》、《包谷神》、《天国梦》、《爱在身边》、《巴山赤子》。音乐剧《温暖阳光》。
郑瑞林
郑瑞林,笔名雨林、男、汉族,1964年7月2日出生、党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剧协理事、四川省川剧理论学会会员,现任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主任,三级编剧。1983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演员专业,1992年四川省川剧学校省川剧院班带班、学员部主任,1999年任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副主任、2002年任艺术室主任至今。1990年涉猎影视剧创作,作品有电视剧《英雄长剑》、《血雨江湖》;2002年从事戏曲创作,作品有川剧《心有泪千行》、《牛玉儒》、《大佛、海通》、《武林外传》、《尘埃落定》、《草根江湖》、《火焰山》、《镜花缘》、《风雨女人路》、民俗歌舞剧《乡场上》、抗震救灾主题剧《大爱国魂》等十余部大幕戏,《八仙漂海》、《都汶人》、《正气》等小戏小品。作品情况川剧《心有泪千行》获第五届巴蜀文艺奖、三等奖成渝两地巡回演出100余场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川剧《牛玉儒》全省巡回演出60余场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川剧《大佛、海通》96四川省新剧目展演优秀编剧奖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乐山市川剧团联合演出川剧《武林外传》应第29届北京奥组委邀请参加世界青年艺术节演出单位:乐山市川剧团川剧《火焰山》2007年赴欧洲参加卢森堡国际艺术节,巡演法国、瑞士由四川省川剧院演出川剧《镜花缘》获第六届巴蜀文艺奖2010年赴法国、瑞士、卢森堡三国巡演三个月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川剧《尘埃落定》四川省庆祝建国60周年新剧目展演优秀编剧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提名奖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民俗歌舞剧《乡场上》获全国戏剧文学学会剧本奖小戏《八仙漂海》参加首届中国道教节开幕式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小品《正气》、《都汶人》分别参加四川省交通厅文艺会演、四川省纪委主题文艺晚会演出等。
张勇
张勇:1969年出生,女,江苏盱眙人氏,成都市川剧院优秀青年编剧。主要作品:越剧《藜斋残梦》(任第二编剧)、越剧《富贵荣华》、越剧《海上风起》、大型四川曲剧《羌山雄鹰》、舞剧《画皮》、越剧《画皮》、川剧歌舞《木兰归》、川剧《晴雯撕扇》、川剧《金山战鼓》、川剧《女吊》、新四川清音《满山情花开》、川剧《卓文君》、话剧《坚强》(任第二编剧)、越剧《琪官》(任第二编剧)、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任第二编剧)、越剧唱段《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四川荷叶《年画》、四川车灯《欢欢喜喜看花灯》、改编整理川剧《焚香记》、戏曲剧本《撒香钩》、《紫竹院辩冤》、《梨花香尽雨阑珊》、《凤楼之死》、《徐志摩与陆小曼》、长篇小说《一触即发》、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一触即发》、大型红色谍战川剧《十二桥浪漫曲》、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任第二编剧)、电影《大太阳》(参与编剧之一)、越剧清唱剧《红楼梦》(部分唱词创作)。主要奖项: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入围奖、第九届全军汇演一等奖、中国越剧艺术节剧目银奖、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奖。
盛长滨
盛长滨时间:2011-12-2112:37:09来源:作者:盛长滨,男,贵州思南人,生于1942年8月。原成都市话剧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电视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化厅戏剧创作中心创作员。现任教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1962年毕业于四川省戏剧专科学校表演大专班,从事舞台表演艺术四十多年,戏剧创作三十多年。创作并上演的大型话剧有《网》,《审判席上》(与人合作,获1981年成都市优秀作品奖);《龙凤山神话》(获99年四川省川剧节暨新剧目展演银奖);《广厦为秋风所破歌》(编剧兼导演。获第16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2001年四川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委宣传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征文评选一等奖,第四届巴蜀文艺奖三等奖);歌剧《风雨送春归》(编剧兼导演,获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二等奖,2003年四川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巴蜀文艺奖荣誉奖,2002年四川省第八届蓉城之秋音乐节大奖);音乐剧《哎呀呀,网!》(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为20042005年为未成年人办好事实事重点项目,在广州市文化局向全国征集舞台剧的的活动中,从564部作品里选入11部入闱作品中唯一的一部音乐剧。2006年由南充市歌舞剧院演出获省新剧目奖)。话剧《趟过雷雨》(导演,获2003四川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司法系统金鼎奖)。近年还创作了话剧《嫁给百万富翁》(2006年),《名医之死》(2009年),音乐剧《福狗狗脱险记》(2010年)等。戏剧小品有《寻宝奇遇》(编剧兼导演,获四川省第10届戏剧小品大赛编剧一等奖),2008年创作了一组地震题材的戏剧小品《冤家》,《路灯下的影子》等并拍摄成电视小品。《狗屎问题》(编剧获2009年省第五届戏剧小品作品比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川北灯戏《送灶神》(获2009年四川省川北灯戏剧本创作二等奖,参加西南三省灯戏节演出),及《夜宿山村》,《五双布鞋》,《天使》,《雷雨之夜》,《温柔黑夜》等二十多个戏剧小品及电视系列小品《贵族学校》,《808生发精》等。电视剧有《带领的勋章》(执笔编剧,获中央电视台1985年国庆全国电视剧展播优秀电视剧节目奖第一名),《夕照情》(编剧兼导演,获1991年四川省文化系统首届优秀电视剧三等奖),电视短剧《心肝宝贝》(编导主演,获1991年国家爱委会,卫生部,广电部全国第二届卫生电影电视片白鹤杯短剧一等奖);《阿古登巴的传说》(与人合作,获1995年首届四川少数民族电影电视剧本连续剧二等奖);编剧和执导了《天地之间》,《都市黑角》,《酒楼红处》,《复仇幽灵》,《迷阵》,《净土》等多部电视剧。
严西秀
严西秀男四川成都人,本科毕业、国家一级编剧。19621990年,任四川自贡市曲艺剧团乐员、创作员、团长;19901995年,任自贡市文化局创作员;1995年至今,就职于成都艺术剧院任创作员、四川戏剧创研中心研究员、西南交大艺术中心特邀教授、武警四川总队文工团艺术顾问等职。严西秀从事曲艺事业五十年,爱好广泛、涉猎较宽。具有一定的创作水平、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创作各类文艺形式的作品上千篇,绝大部份在专业艺术院团上演;多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大量作品在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新疆电视台播放。连续多年担任四川电视台的春节联欢会总撰稿;连续十数年参与四川电视台《综艺大世界》栏目及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策划创作;多次参与四川省、成都市各类大型文艺演出策划、节目创作、撰稿等活动。作品相继十次在全国赛事获奖;二十次在四川省级的小品、曲艺比赛中获创作一等奖;大型方言剧《兄弟姐妹》、儿童音乐剧《温暖阳光》、新派川剧《巴山红叶》、实景歌舞剧《传奇凤凰湖》、曲艺风情剧《陆游与岳池农家》均已上演,获得专家、同行和广大观众好评;论文《从清音谐剧的情况看四川曲艺的状况》荣获中国文联2005年文艺评论一等奖,且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文艺作品及论文、随笔、杂谈等文章散见全国、省市报刊杂志。是四川省有较大影响的曲艺和戏剧作家。
共
13
条
第
1
/
1
页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