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本创作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赛事活动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四川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监督、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04    点击:5946

 

为总结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度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经验,体现监管机制、工作方式的实践探索,反应资金投入与资助管理产生的多元效能,由第三方绩效评价公司四川川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进行监督、绩效评价。按照《四川艺术基金章程(试行)》、《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本次监督、绩效评价查看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四个大类共计88个立项资助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摘要

四川艺术基金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旨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出四川特色精品力作,培育优秀文艺人才按照《四川艺术基金设立方案》(以下简称基金方案,基金方案于2019114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省财政注入2000万元,以后每年度根据基金运行管理及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调整。艺术基金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监管,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履行四川艺术基金管理职能,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基金日常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四川艺术基金执行国家和四川省规定的财政和财务制度,实行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专户专账核算管理。管理中心在监督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对艺术基金的工作要求,推动资助项目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专项资金对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四项目进行资助,由管理中心与获得立项资助的申报主体(项目承担主体)签订《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协议书》后拨付至项目承担主体管理、使用,并承担相关责任。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政策目标、年度目标简述

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和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咨询评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全省各市州财政、社会对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受资助项目的引领、示范和激励作用明显增强,对于推动全省艺术创作出精品、出人才的作用和成效显著   

(二)项目申报、评审流程

按照《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项目申报指南》、《项目评审指南》,项目申报审核流程如下:

 

三、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监督、绩效评价目的及步骤、方法情况

1.监督绩效评价目的

按照《四川艺术基金章程(试行)》、《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对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金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评价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资金管理的制度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相关建议,为以后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资金使用绩效提高

2.监督、绩效评价步骤及方法

本次监督、绩效评价工作,以现场为主、非现场为辅,采用案卷研究、实地踏勘、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本次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在收集、查阅项目文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部分项目点,实地查看项目申报、实施及运行情况,与相关利益群体座谈、面访,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汇总整理,结合项目主管部门的验收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监督、绩效评价结论,经过复核和交换意见后,形成监督绩效评价报告。

(二)监督、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本次共计对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2个单位组织实施的12个大型舞台艺术创作类项目、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单位组织实施的传播交流推广类项目、赵寻等64名青年人才申报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类项目、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的2个重点项目进行监督、绩效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决策方面

1)立项必要性

四川艺术基金是完善文化投入模式的新探索,改变原有的艺术管理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评审、面向全省的公益性基金模式,积极发挥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咨询评估作用,是推动文化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文化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的重要举措。

四川艺术基金2020度立项资助项目,在主题内容上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资助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围绕党和政府重点工作,重点资助了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实践,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承四川历史文脉的优秀作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繁荣四川文艺创作。

四川艺术基金2020度立项资助项目,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创新艺术生产引导方式,全省各地市州财政对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显著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营造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的良好氛围。

2)预算科学性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预算申报管理结合《四川艺术基金章程》及《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执行。2020610日,四川艺术基金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资金分版块额度预算》,7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第19次党组会议审定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资金分版块额度预算》。91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第28次党组会审议通过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及资助金额,四川艺术基金预算申报科学、合理,依据充分。

3)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申报项目编制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如在数量指标方面设定展演的数量、场次等;在效益指标方面设定资本撬动情况、媒体宣传情况及观演人次等;在时效指标方面约定20201120日之前完成项目结项验收;在满意度方面设定观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观众的反响及满意情况。

总体来看,申报项目决策依据充分,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绩效目标基本明确、可行,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实施内容符合艺术基金支持方向。

2.项目管理方面

1)制度执行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结合《四川艺术基金章程》及《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对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管理、拨付进行监管。同时制定了《四川艺术基金管理工作及项目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四川艺术基金监督工作纪律》、《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指南》等系列制度文件,确保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科学合理。

在执行中,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严格按照基金规章制度,主动接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监督、专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在项目评审阶段,主动接受厅机关纪委的监督巡查;在项目监督验收阶段,由遴选的监督专家对资助项目的政治导向、艺术呈现、实施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四川艺术创作”微信公众号发布22篇大型项目首演、首展的基金工作动态简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结项验收阶段,聘请具有资质的审计公司对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进行了财务审计监督。保证了基金工作运行的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2)项目申报管理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于20191231日向社会发布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向全省文化单位、机构、社会团体公开征集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及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三大类项目(重点项目采取报送制)。申报受理期间共收到来自省直文艺单位、市(州)、高校、社会团体机构及个人共441个项目主体申报(报送)的482个项目,申报资金总额为1.74亿元。立项资助项目涵盖了省、市(州)、县三级,既有省直、地方院团,也有社会化民营公司,面向社会,全面覆盖。

本年度申报项目从题材上看,有反映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伟大成果,也有反映重要时间节点的艺术创作,还有反映四川悠久文化历史、讲述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从艺术形式上,涵盖了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艺术类型。根据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在项目评审时,对关照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反映民族地区艺术创作及抒写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真情故事的作品予以了适当关注。项目申报结束后,按照“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定88个项目为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告后,两个项目因受疫情影响和自身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结项,主动向管理中心申请撤项,经管理中心核实确认,同意项目主体撤项申请。故实际资助项目86项,以下评估报告,均以86个项目执行情况为依据)。

从资助主体的类型来看

项目主体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共资助68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79.07%,资助总金额948万元,占资助资金的54.38%;项目主体为国有企业的共资助10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11.63%,资助总金额727.44万元,占资助资金的41.72%;项目申报主体为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类型的共资助8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9.3%,资助总金额68万元,占资助资金的3.9%。

总体来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立项资助的项目涵盖了省、市(州)、县三级,既有省直、地方院团,也有社会化民营公司,面向社会,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资助地域来看

项目申报主体在川中地区共资助51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61.63%,资助总金额1034.44万元,占资助资金的59.33%;项目申报主体在川南地区共资助21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24.42%,资助总金额约402万元,占资助资金的23.06%;项目申报主体在川西地区共资助5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5.81%,资助总金额约37万元,占资助资金的2.12%;项目申报主体在川北地区共资助5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5.81%,资助总金额约117万元,占资助资金的6.71%;项目申报主体在川东地区共资助4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4.65%,资助总金额约153万元,占资助资金的8.78%。

整体看,资助分布情况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适,也与区域文化资源富集程度和艺术生产要素禀赋水平紧密相关。从立项市(州)分布来看,广安、达州、巴中、眉山、资阳、德阳6个地级市及甘孜藏族自治州无艺术作品获得资助,占省辖地级市的1/3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资助的86个项目及资金分配,做到了协调统一,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分配结果的择优资助、锦上添花的示范效应。

3.项目完成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立项签约到完成结项验收,管理中心综合运用日常监督、现场监督和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严把资助项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资助项目现场监督、结项验收等工作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积极引导项目主体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确保资助项目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在日常监督方面,管理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四川艺术创作官网、公众号、项目主体QQ群、微信群等多种手段,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发布项目实施指导信息,对资助项目进行日常监督与服务。召开培训会、受理电话咨询,接收、答复项目主体邀请函、变更申请、问询等来函,就项目实施、延期与终止、经费使用、结项验收等问题进行专项解答,指导项目主体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实施工作。

在大型项目的首演、首展阶段,组织监督专家或委托各市州文旅局到现场监督,对资助项目政治导向、艺术呈现、实施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

在结项验收阶段,由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艺术验收的同时,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资助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监督,对“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三类资助额度高、管理难度大的项目,额外设置财务审计环节,由项目主体自行聘请符合资质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2020年度管理中心共接收合规审计报告22份。进一步提高审计验收的统一性、规范性,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合理、科学高效运行。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基本按照绩效目标、时间节点、资金计划等推进项目实施,并于202012月通过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验收。

4.项目绩效方面

一、总体绩效情况

1)持续助力创作繁荣、助推四川文化传播和培育优秀艺术人才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涉及舞剧、话剧、川剧、京剧等多种艺术类型,共计完成展演50余场,展览10余场,累计8万余人走进剧场和展厅观看剧目及展演。其中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舞剧《努力餐》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重点资助项目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成功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终评剧目,并作为开幕大戏亮相上海,获得专家与观众一致好评;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川剧《草鞋县令》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和文旅部“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多次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 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民族风情歌舞剧《山岗上的歌与舞》荣获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青春版小剧场川剧《桂英与王魁》荣获第七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现代川剧《乌蒙山脊梁》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并入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全国戏剧评论与创作人才的培训班》(全国仅45部作品入围)

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64位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在编剧艺术人才资助中,基金以人为资助主体,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从舞台艺术创作源头抓起,资助了10位青年编剧,有效缓解了当下编剧荒、剧本荒的戏剧疲软状态,为四川戏剧界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剧本和戏剧编剧人才。同时还资助了54位活跃在一线的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编导艺术创作人才。累计拨付资金345万元,成为全省各级艺术机构单位开展创作生产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使得省级及以下机构单位在创作、人才、作品上流散和消失的窘境获得较大扭转,起到了提振士气、聚拢人才、激励创作、推进交流的突出作用。

2)引领带动多元投入,资助导向作用不断发挥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累计资助86个项目1743.44万元(其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345万元无需配套资金),引导项目承担主体配套投入3357.87万元,艺术基金资金撬动比例为12.40,资金导向和杠杆作用初步显现。繁荣了四川艺术创作、激活了体制内外创作热情,形成了良好艺术创作氛围,推出了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文艺精品、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了四川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3)借力主流媒体,扩大四川艺术影响力

   本年度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不仅以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演绎获得得观众赞誉,还以较高的艺术水准获得了广大媒体宣传报道。项目实施期间,累计获得平面媒体报道500余篇,如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桂英与王魁》自立项后,获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等11家媒体相关报道;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浩然成昆》自立项后,获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客户端(国际四川)、今日头条(天府文旅)、四川文化旅游网、凤凰新闻(资讯四川)等9家媒体共计19篇报道;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草鞋县令》立项后,获得中国戏剧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四川艺术逐步走出川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二、从项目类别看,各类项目实施内容及绩效情况如下:

①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类项目

2020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类项目12个,其中新创10个,重大修改提高2个。作品类型主要为舞剧、川剧、京剧、话剧、儿童剧、小剧场戏剧、音乐剧(歌舞剧)及交响乐;通过革命历史及现实主义题材聚焦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创作了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不断推进省内艺术创新及艺术创作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四川艺术基金对全省艺术创作方向的引导作用。从题材上看,2020年度资助项目有献礼建党100周年的革命历史剧目,如《努力餐》、《雾中灯塔》、《萤火》等;也有讴歌时代,反映现实题材的剧目,如《浩然成昆》、《疫战中的婚礼》等;还有反映四川悠久文化历史的《笔墨著三国》,以及结合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艺术样式,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黄河万古流》等。

二是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门类齐全,带动四川艺术全面发展。2020年度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涵盖了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类型,门类齐全,内容丰富。

三是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对全省艺术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度艺术基金资助的多部项目获得了艺术领域的相关荣誉,如《努力餐》成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黄河万古流》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9省区举办的《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在成都云端音乐厅进行展演等。此外,根据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在项目评审时,对关照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反映民族地区艺术创作及抒写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真情故事的作品予以了适当关注。

②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类项目

2020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类项目8个,主要分为展演类和展览类。题材主要涵盖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及现实题材。总的来看,2020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广泛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四川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对推动四川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及四川历史文脉传承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塑造四川文化品牌——“走出去”,引领四川艺术繁荣发展。在四川艺术基金资助下,多个剧目受邀出川进行展演。川剧《草鞋县令》、川剧《惊蛰》分别在浙江、上海、重庆和江苏等省份开展多场巡演,持续宣传了四川,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四川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是服务基层群众——“走下去”,扩大四川艺术影响力。话剧《苏东坡》、川剧《乌蒙山脊梁》、音乐剧《辫子魂》等剧目下基层开展巡演,观众反响热烈。巡演期间,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下,累计服务基层群众约4万人,让基层群众共同享受艺术繁荣的丰硕果实,促进基层文化艺术繁荣。

三是传承与创新,以传统艺术手法讲述四川故事。如川剧《草鞋县令》将勤政清廉、务实为民的德行品格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培育基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川剧《乌蒙山脊梁》用艺术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其胸怀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革命传统得以传扬,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乡村振兴“艺术乡村”彩绘项目》通过展示四川省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举措,展现了我省脱贫攻坚的成效。

③重点项目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共资助重点项目2项,其中舞剧《悬崖上的回响》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四川省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计划项目和省委宣传部下达的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2020年)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任务,并成功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剧目;舞剧《川藏˙茶马古道》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四川省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计划项目,入围全国舞蹈专业最高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八部舞剧之一,冲击中国舞蹈最高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决赛,并于1227-28日赴国家大剧院演出,演出反响热烈,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④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资助类项目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共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64项,其中美术创作人才培养25项,舞蹈编导人才、舞台艺术表演人才、戏剧编剧人才各10项,音乐作曲人才9项。其中25%艺术人才或其创作的作品受到文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认可及嘉奖;如:吴瑕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评选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陆洪涛入选广元市第七批学术带头人、首批“蜀道英才”文化领军人才、第三批高层次人才,并获得四川省第五届川剧青年演员比赛“二等奖”。肖友明作品《以四川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的复调钢琴作品创作》获四川省第十九奖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作品《为爱战疫》获四川省教育学会原创抗疫歌曲作品二等奖,并入选“坚守奋进”——四川省高校、中小学教师原创优秀抗疫歌曲集,作品《画中国》入选省文联“蜀韵飞歌唱中国——‘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集”,即将由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出版。

总的来看,受资助的青年艺术人才以提高专业能力、文化素养为目标,其创作的作品呈现出风格突出、质量上乘的良好态势。创作作品既有描述聚焦时代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也有对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梳理思考、聚焦村落蝶变的个案讲述、以现代视角表现传统文化内容等,为省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四、监督、绩效评价结论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对艺术创作引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助推四川艺术整体繁荣,与国家艺术基金形成差异化互补,重点支持各级特别是基层院团和社会文艺机构,为省内市(州)、县(区)基层艺术创作提供有力支持,有效推动艺术创作资源向基层聚合,促进基层艺术创作繁荣。同时项目的实施对繁荣艺术创作、激活体制内外创作热情、修补艺术创作生态、形成良好艺术创作氛围、实现填洼地、垒高原、推高峰,打造和推出更多具有四川特色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省内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本次监督、绩效评价结果来看,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目标基本明确,决策依据充分,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管理基本规范。通过项目的实施,挖掘及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激发了省内的艺术活力及创作激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管理中心将着力解决现存问题,再接再厉做好监督工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以规范的制度文件、严密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实施流程,促进作品、人才双产出、双高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从整体规划、申报评审、实施监督、结项验收、成果运用等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信息化建设,用科学的现代管理体系,为项目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为总结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度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经验,体现监管机制、工作方式的实践探索,反应资金投入与资助管理产生的多元效能,由第三方绩效评价公司四川川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进行监督、绩效评价。按照《四川艺术基金章程(试行)》、《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本次监督、绩效评价查看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四个大类共计88个立项资助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摘要

四川艺术基金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旨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出四川特色精品力作,培育优秀文艺人才按照《四川艺术基金设立方案》(以下简称基金方案,基金方案于2019114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省财政注入2000万元,以后每年度根据基金运行管理及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调整。艺术基金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监管,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履行四川艺术基金管理职能,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成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基金日常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四川艺术基金执行国家和四川省规定的财政和财务制度,实行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专户专账核算管理。管理中心在监督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对艺术基金的工作要求,推动资助项目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专项资金对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四项目进行资助,由管理中心与获得立项资助的申报主体(项目承担主体)签订《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协议书》后拨付至项目承担主体管理、使用,并承担相关责任。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政策目标、年度目标简述

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和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咨询评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全省各市州财政、社会对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受资助项目的引领、示范和激励作用明显增强,对于推动全省艺术创作出精品、出人才的作用和成效显著   

(二)项目申报、评审流程

按照《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项目申报指南》、《项目评审指南》,项目申报审核流程如下:

 

三、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监督、绩效评价目的及步骤、方法情况

1.监督绩效评价目的

按照《四川艺术基金章程(试行)》、《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对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金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评价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资金管理的制度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相关建议,为以后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资金使用绩效提高

2.监督、绩效评价步骤及方法

本次监督、绩效评价工作,以现场为主、非现场为辅,采用案卷研究、实地踏勘、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本次监督、绩效评价工作。在收集、查阅项目文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部分项目点,实地查看项目申报、实施及运行情况,与相关利益群体座谈、面访,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汇总整理,结合项目主管部门的验收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监督、绩效评价结论,经过复核和交换意见后,形成监督绩效评价报告。

(二)监督、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本次共计对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2个单位组织实施的12个大型舞台艺术创作类项目、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单位组织实施的传播交流推广类项目、赵寻等64名青年人才申报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类项目、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的2个重点项目进行监督、绩效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决策方面

1)立项必要性

四川艺术基金是完善文化投入模式的新探索,改变原有的艺术管理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评审、面向全省的公益性基金模式,积极发挥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咨询评估作用,是推动文化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文化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的重要举措。

四川艺术基金2020度立项资助项目,在主题内容上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资助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围绕党和政府重点工作,重点资助了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实践,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传承四川历史文脉的优秀作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繁荣四川文艺创作。

四川艺术基金2020度立项资助项目,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创新艺术生产引导方式,全省各地市州财政对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显著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营造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的良好氛围。

2)预算科学性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预算申报管理结合《四川艺术基金章程》及《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执行。2020610日,四川艺术基金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资金分版块额度预算》,7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第19次党组会议审定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资金分版块额度预算》。91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第28次党组会审议通过了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及资助金额,四川艺术基金预算申报科学、合理,依据充分。

3)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申报项目编制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如在数量指标方面设定展演的数量、场次等;在效益指标方面设定资本撬动情况、媒体宣传情况及观演人次等;在时效指标方面约定20201120日之前完成项目结项验收;在满意度方面设定观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观众的反响及满意情况。

总体来看,申报项目决策依据充分,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绩效目标基本明确、可行,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实施内容符合艺术基金支持方向。

2.项目管理方面

1)制度执行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结合《四川艺术基金章程》及《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对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管理、拨付进行监管。同时制定了《四川艺术基金管理工作及项目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四川艺术基金监督工作纪律》、《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指南》等系列制度文件,确保四川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管理科学合理。

在执行中,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严格按照基金规章制度,主动接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监督、专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在项目评审阶段,主动接受厅机关纪委的监督巡查;在项目监督验收阶段,由遴选的监督专家对资助项目的政治导向、艺术呈现、实施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四川艺术创作”微信公众号发布22篇大型项目首演、首展的基金工作动态简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结项验收阶段,聘请具有资质的审计公司对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进行了财务审计监督。保证了基金工作运行的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2)项目申报管理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于20191231日向社会发布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向全省文化单位、机构、社会团体公开征集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及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三大类项目(重点项目采取报送制)。申报受理期间共收到来自省直文艺单位、市(州)、高校、社会团体机构及个人共441个项目主体申报(报送)的482个项目,申报资金总额为1.74亿元。立项资助项目涵盖了省、市(州)、县三级,既有省直、地方院团,也有社会化民营公司,面向社会,全面覆盖。

本年度申报项目从题材上看,有反映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伟大成果,也有反映重要时间节点的艺术创作,还有反映四川悠久文化历史、讲述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从艺术形式上,涵盖了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艺术类型。根据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在项目评审时,对关照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反映民族地区艺术创作及抒写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真情故事的作品予以了适当关注。项目申报结束后,按照“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定88个项目为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告后,两个项目因受疫情影响和自身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结项,主动向管理中心申请撤项,经管理中心核实确认,同意项目主体撤项申请。故实际资助项目86项,以下评估报告,均以86个项目执行情况为依据)。

从资助主体的类型来看

项目主体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共资助68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79.07%,资助总金额948万元,占资助资金的54.38%;项目主体为国有企业的共资助10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11.63%,资助总金额727.44万元,占资助资金的41.72%;项目申报主体为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类型的共资助8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9.3%,资助总金额68万元,占资助资金的3.9%。

总体来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立项资助的项目涵盖了省、市(州)、县三级,既有省直、地方院团,也有社会化民营公司,面向社会,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资助地域来看

项目申报主体在川中地区共资助51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61.63%,资助总金额1034.44万元,占资助资金的59.33%;项目申报主体在川南地区共资助21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24.42%,资助总金额约402万元,占资助资金的23.06%;项目申报主体在川西地区共资助5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5.81%,资助总金额约37万元,占资助资金的2.12%;项目申报主体在川北地区共资助5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5.81%,资助总金额约117万元,占资助资金的6.71%;项目申报主体在川东地区共资助4项,占项目资助数量的4.65%,资助总金额约153万元,占资助资金的8.78%。

整体看,资助分布情况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适,也与区域文化资源富集程度和艺术生产要素禀赋水平紧密相关。从立项市(州)分布来看,广安、达州、巴中、眉山、资阳、德阳6个地级市及甘孜藏族自治州无艺术作品获得资助,占省辖地级市的1/3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资助的86个项目及资金分配,做到了协调统一,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分配结果的择优资助、锦上添花的示范效应。

3.项目完成方面

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立项签约到完成结项验收,管理中心综合运用日常监督、现场监督和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严把资助项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资助项目现场监督、结项验收等工作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积极引导项目主体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确保资助项目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在日常监督方面,管理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四川艺术创作官网、公众号、项目主体QQ群、微信群等多种手段,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发布项目实施指导信息,对资助项目进行日常监督与服务。召开培训会、受理电话咨询,接收、答复项目主体邀请函、变更申请、问询等来函,就项目实施、延期与终止、经费使用、结项验收等问题进行专项解答,指导项目主体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实施工作。

在大型项目的首演、首展阶段,组织监督专家或委托各市州文旅局到现场监督,对资助项目政治导向、艺术呈现、实施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

在结项验收阶段,由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艺术验收的同时,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资助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监督,对“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重点项目”三类资助额度高、管理难度大的项目,额外设置财务审计环节,由项目主体自行聘请符合资质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2020年度管理中心共接收合规审计报告22份。进一步提高审计验收的统一性、规范性,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合理、科学高效运行。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基本按照绩效目标、时间节点、资金计划等推进项目实施,并于202012月通过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验收。

4.项目绩效方面

一、总体绩效情况

1)持续助力创作繁荣、助推四川文化传播和培育优秀艺术人才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涉及舞剧、话剧、川剧、京剧等多种艺术类型,共计完成展演50余场,展览10余场,累计8万余人走进剧场和展厅观看剧目及展演。其中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舞剧《努力餐》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重点资助项目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成功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终评剧目,并作为开幕大戏亮相上海,获得专家与观众一致好评;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川剧《草鞋县令》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和文旅部“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多次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 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民族风情歌舞剧《山岗上的歌与舞》荣获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青春版小剧场川剧《桂英与王魁》荣获第七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现代川剧《乌蒙山脊梁》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并入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全国戏剧评论与创作人才的培训班》(全国仅45部作品入围)

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64位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在编剧艺术人才资助中,基金以人为资助主体,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从舞台艺术创作源头抓起,资助了10位青年编剧,有效缓解了当下编剧荒、剧本荒的戏剧疲软状态,为四川戏剧界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剧本和戏剧编剧人才。同时还资助了54位活跃在一线的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编导艺术创作人才。累计拨付资金345万元,成为全省各级艺术机构单位开展创作生产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使得省级及以下机构单位在创作、人才、作品上流散和消失的窘境获得较大扭转,起到了提振士气、聚拢人才、激励创作、推进交流的突出作用。

2)引领带动多元投入,资助导向作用不断发挥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累计资助86个项目1743.44万元(其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345万元无需配套资金),引导项目承担主体配套投入3357.87万元,艺术基金资金撬动比例为12.40,资金导向和杠杆作用初步显现。繁荣了四川艺术创作、激活了体制内外创作热情,形成了良好艺术创作氛围,推出了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文艺精品、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了四川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3)借力主流媒体,扩大四川艺术影响力

   本年度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不仅以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演绎获得得观众赞誉,还以较高的艺术水准获得了广大媒体宣传报道。项目实施期间,累计获得平面媒体报道500余篇,如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桂英与王魁》自立项后,获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等11家媒体相关报道;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浩然成昆》自立项后,获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客户端(国际四川)、今日头条(天府文旅)、四川文化旅游网、凤凰新闻(资讯四川)等9家媒体共计19篇报道;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草鞋县令》立项后,获得中国戏剧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四川艺术逐步走出川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二、从项目类别看,各类项目实施内容及绩效情况如下:

①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类项目

2020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类项目12个,其中新创10个,重大修改提高2个。作品类型主要为舞剧、川剧、京剧、话剧、儿童剧、小剧场戏剧、音乐剧(歌舞剧)及交响乐;通过革命历史及现实主义题材聚焦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创作了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不断推进省内艺术创新及艺术创作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四川艺术基金对全省艺术创作方向的引导作用。从题材上看,2020年度资助项目有献礼建党100周年的革命历史剧目,如《努力餐》、《雾中灯塔》、《萤火》等;也有讴歌时代,反映现实题材的剧目,如《浩然成昆》、《疫战中的婚礼》等;还有反映四川悠久文化历史的《笔墨著三国》,以及结合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艺术样式,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黄河万古流》等。

二是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门类齐全,带动四川艺术全面发展。2020年度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涵盖了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类型,门类齐全,内容丰富。

三是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对全省艺术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度艺术基金资助的多部项目获得了艺术领域的相关荣誉,如《努力餐》成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黄河万古流》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黄河流域9省区举办的《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在成都云端音乐厅进行展演等。此外,根据四川艺术基金2020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在项目评审时,对关照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反映民族地区艺术创作及抒写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真情故事的作品予以了适当关注。

②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类项目

2020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类项目8个,主要分为展演类和展览类。题材主要涵盖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及现实题材。总的来看,2020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广泛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四川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对推动四川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及四川历史文脉传承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塑造四川文化品牌——“走出去”,引领四川艺术繁荣发展。在四川艺术基金资助下,多个剧目受邀出川进行展演。川剧《草鞋县令》、川剧《惊蛰》分别在浙江、上海、重庆和江苏等省份开展多场巡演,持续宣传了四川,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四川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是服务基层群众——“走下去”,扩大四川艺术影响力。话剧《苏东坡》、川剧《乌蒙山脊梁》、音乐剧《辫子魂》等剧目下基层开展巡演,观众反响热烈。巡演期间,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下,累计服务基层群众约4万人,让基层群众共同享受艺术繁荣的丰硕果实,促进基层文化艺术繁荣。

三是传承与创新,以传统艺术手法讲述四川故事。如川剧《草鞋县令》将勤政清廉、务实为民的德行品格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培育基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川剧《乌蒙山脊梁》用艺术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其胸怀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革命传统得以传扬,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乡村振兴“艺术乡村”彩绘项目》通过展示四川省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举措,展现了我省脱贫攻坚的成效。

③重点项目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共资助重点项目2项,其中舞剧《悬崖上的回响》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四川省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计划项目和省委宣传部下达的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2020年)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任务,并成功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剧目;舞剧《川藏˙茶马古道》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四川省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计划项目,入围全国舞蹈专业最高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八部舞剧之一,冲击中国舞蹈最高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决赛,并于1227-28日赴国家大剧院演出,演出反响热烈,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④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资助类项目

2020年度,四川艺术基金共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64项,其中美术创作人才培养25项,舞蹈编导人才、舞台艺术表演人才、戏剧编剧人才各10项,音乐作曲人才9项。其中25%艺术人才或其创作的作品受到文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认可及嘉奖;如:吴瑕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评选的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陆洪涛入选广元市第七批学术带头人、首批“蜀道英才”文化领军人才、第三批高层次人才,并获得四川省第五届川剧青年演员比赛“二等奖”。肖友明作品《以四川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的复调钢琴作品创作》获四川省第十九奖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作品《为爱战疫》获四川省教育学会原创抗疫歌曲作品二等奖,并入选“坚守奋进”——四川省高校、中小学教师原创优秀抗疫歌曲集,作品《画中国》入选省文联“蜀韵飞歌唱中国——‘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集”,即将由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出版。

总的来看,受资助的青年艺术人才以提高专业能力、文化素养为目标,其创作的作品呈现出风格突出、质量上乘的良好态势。创作作品既有描述聚焦时代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也有对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梳理思考、聚焦村落蝶变的个案讲述、以现代视角表现传统文化内容等,为省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四、监督、绩效评价结论

总的来看,四川艺术基金对艺术创作引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助推四川艺术整体繁荣,与国家艺术基金形成差异化互补,重点支持各级特别是基层院团和社会文艺机构,为省内市(州)、县(区)基层艺术创作提供有力支持,有效推动艺术创作资源向基层聚合,促进基层艺术创作繁荣。同时项目的实施对繁荣艺术创作、激活体制内外创作热情、修补艺术创作生态、形成良好艺术创作氛围、实现填洼地、垒高原、推高峰,打造和推出更多具有四川特色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省内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本次监督、绩效评价结果来看,各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目标基本明确,决策依据充分,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管理基本规范。通过项目的实施,挖掘及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激发了省内的艺术活力及创作激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管理中心将着力解决现存问题,再接再厉做好监督工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以规范的制度文件、严密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实施流程,促进作品、人才双产出、双高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从整体规划、申报评审、实施监督、结项验收、成果运用等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信息化建设,用科学的现代管理体系,为项目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