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本创作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赛事活动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赛事活动  >  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大赛
四川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王晶:民以食为天,黑色幽默与“现实味蕾”的碰撞——评方言小品《食物链》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7-03    点击:42

民以食为天,黑色幽默“现实味蕾”的碰撞

——评方言小品《食物链》

 

作者:王晶

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2025年6月20日,由达州市达川区文化馆报送的方言小品《食物链》在达州巴山大剧院倾情上演。该剧围绕小吃街三位老板展开。油饼店赵老板、小面庄钱老板和包子铺牟老板日常看似融洽,实则他们的关系暗藏玄机。钱老板用赵老板的废油做油辣子、炒杂酱,牟老板将钱老板的隔夜杂酱混入包子馅,赵老板又把牟老板剩下的包子馅合到韭菜里炸油饼。真相揭露后,三人互相指责、扭打。最终牟老板身体不适倒地,赵老板也受影响,故事以三人面临的危机与混乱,揭示食品安全背后复杂且危害巨大的“食物链”问题。

 

《食物链》1.jpg

 

一、市井商贩的“生存哲学”

在规定情境中,小品里三个人物的身份背景正如“食物链”的构造,把一副食品老板之间的“食物链”从顶端到底端、从底端又回归顶端的过程图景,严丝合缝“缝合”得恰到好处。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开油饼店的赵老板油滑世故,嘴上说着“油炸食品不健康”,背地里却把回收牟老板的包子馅掺进油饼里,虚伪中透着狡黠。开面馆的钱老板看似讲究卫生,实则用赵老板淘汰的废油煎油辣子、炒杂酱,她对儿子的疼爱和真相揭露后的崩溃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自欺欺人”的普遍心态。开包子铺的牟老板粗鲁直率,用钱老板面庄的剩酱做包子馅儿,又由于爱吃钱老板面庄的面反被不新鲜的油辣子和炒杂酱害得拉肚子,成为“害人终害己”的典型。

人物虽少,关系却不简单,如此从零到一的归属路径,怎么铺设才能达到好的戏剧效果?正如钱老板一出场,手机里的歌曲《妖精吃不惯和尚的斋》便唱着:“妖精吃不惯和尚的斋,佛祖感化不了鬼怀的胎……可月老拿我的红绳,拴他的旺财。”现实主义喜剧效果出场的同时,也唱出了主题思想,把一个风韵犹存的钱老板刻画的生动有趣,也用歌词唱出了此戏中各怀鬼胎的三个人的形象。剧作不拖泥带水,接着“旺财”的歌词,“汪汪”叫的赵老板上场,不浪费一句“旺财”的好和妙!牟老板的上场是略带“味道”的,他拉肚子拉到七昏八倒,还不忘惦念着钱老板面庄的油辣子和煎杂酱。

三人同台,生生把一个有关于商贩开店、商贩生活、商贩的爱子心切连成了一个“食物链”,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同时,又在互相伤害。呜呼哀哉,这便是戏中三人的“生存哲学”。戏谑中透着滑稽,滑稽中藏着现实,现实中漏出人性的真实。不只谈人的真善美,不止论人的假恶丑,仅就一个市井人生的生活图谱,道尽现实无奈。


《食物链》2.jpg

 

二、层层递进的“罪恶循环”,幽默背后的沉重叩问

“你害我,我害他,他害你”,“食物链”的套环是密闭的,三人之间构成了一条“食品黑链”,彼此依赖又互相坑害,“相爱相杀”的同时,最终集体中毒的结局荒诞却合理。剖析整个文本,小品的冲突设计精妙,通过三次“真相揭露”推动剧情:

废油交易(赵老板→钱老板):埋下隐患,观众尚不觉异常。

剩酱做包子(钱老板→牟老板):矛盾升级,食品安全问题初现。

包子馅炸油饼(牟老板→赵老板):闭环形成,彻底暴露行业乱象。

    小品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批判剧中三个人身上的“自私自利、害人终害己”的性格。以喜剧作引,缩影行业乱象;用方言作基,叩醒消费者心门。作品不仅制造了喜剧效果,更隐喻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性溃败——无人能独善其身。《食物链》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撕开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遮羞布,其价值不仅在于娱乐性,更在于警示意义——当“吃”变成一场赌局,没有人能真正幸免。这种“笑着戳痛处”的创作手法,正是现实主义小品的精髓所在。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民以食为天,黑色幽默“现实味蕾”的碰撞

——评方言小品《食物链》

 

作者:王晶

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2025年6月20日,由达州市达川区文化馆报送的方言小品《食物链》在达州巴山大剧院倾情上演。该剧围绕小吃街三位老板展开。油饼店赵老板、小面庄钱老板和包子铺牟老板日常看似融洽,实则他们的关系暗藏玄机。钱老板用赵老板的废油做油辣子、炒杂酱,牟老板将钱老板的隔夜杂酱混入包子馅,赵老板又把牟老板剩下的包子馅合到韭菜里炸油饼。真相揭露后,三人互相指责、扭打。最终牟老板身体不适倒地,赵老板也受影响,故事以三人面临的危机与混乱,揭示食品安全背后复杂且危害巨大的“食物链”问题。

 

《食物链》1.jpg

 

一、市井商贩的“生存哲学”

在规定情境中,小品里三个人物的身份背景正如“食物链”的构造,把一副食品老板之间的“食物链”从顶端到底端、从底端又回归顶端的过程图景,严丝合缝“缝合”得恰到好处。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开油饼店的赵老板油滑世故,嘴上说着“油炸食品不健康”,背地里却把回收牟老板的包子馅掺进油饼里,虚伪中透着狡黠。开面馆的钱老板看似讲究卫生,实则用赵老板淘汰的废油煎油辣子、炒杂酱,她对儿子的疼爱和真相揭露后的崩溃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自欺欺人”的普遍心态。开包子铺的牟老板粗鲁直率,用钱老板面庄的剩酱做包子馅儿,又由于爱吃钱老板面庄的面反被不新鲜的油辣子和炒杂酱害得拉肚子,成为“害人终害己”的典型。

人物虽少,关系却不简单,如此从零到一的归属路径,怎么铺设才能达到好的戏剧效果?正如钱老板一出场,手机里的歌曲《妖精吃不惯和尚的斋》便唱着:“妖精吃不惯和尚的斋,佛祖感化不了鬼怀的胎……可月老拿我的红绳,拴他的旺财。”现实主义喜剧效果出场的同时,也唱出了主题思想,把一个风韵犹存的钱老板刻画的生动有趣,也用歌词唱出了此戏中各怀鬼胎的三个人的形象。剧作不拖泥带水,接着“旺财”的歌词,“汪汪”叫的赵老板上场,不浪费一句“旺财”的好和妙!牟老板的上场是略带“味道”的,他拉肚子拉到七昏八倒,还不忘惦念着钱老板面庄的油辣子和煎杂酱。

三人同台,生生把一个有关于商贩开店、商贩生活、商贩的爱子心切连成了一个“食物链”,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同时,又在互相伤害。呜呼哀哉,这便是戏中三人的“生存哲学”。戏谑中透着滑稽,滑稽中藏着现实,现实中漏出人性的真实。不只谈人的真善美,不止论人的假恶丑,仅就一个市井人生的生活图谱,道尽现实无奈。


《食物链》2.jpg

 

二、层层递进的“罪恶循环”,幽默背后的沉重叩问

“你害我,我害他,他害你”,“食物链”的套环是密闭的,三人之间构成了一条“食品黑链”,彼此依赖又互相坑害,“相爱相杀”的同时,最终集体中毒的结局荒诞却合理。剖析整个文本,小品的冲突设计精妙,通过三次“真相揭露”推动剧情:

废油交易(赵老板→钱老板):埋下隐患,观众尚不觉异常。

剩酱做包子(钱老板→牟老板):矛盾升级,食品安全问题初现。

包子馅炸油饼(牟老板→赵老板):闭环形成,彻底暴露行业乱象。

    小品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批判剧中三个人身上的“自私自利、害人终害己”的性格。以喜剧作引,缩影行业乱象;用方言作基,叩醒消费者心门。作品不仅制造了喜剧效果,更隐喻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性溃败——无人能独善其身。《食物链》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撕开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遮羞布,其价值不仅在于娱乐性,更在于警示意义——当“吃”变成一场赌局,没有人能真正幸免。这种“笑着戳痛处”的创作手法,正是现实主义小品的精髓所在。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编辑: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