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本创作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赛事活动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焦阳:音乐剧《古蜀·三星堆》的破土与生长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5-20    点击:85


音乐剧《古蜀·三星堆》的破土与生长


作者:焦阳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古蜀·三星堆》自创排伊始就被寄予厚望。这是一部以三星堆文明为肌底的原创音乐剧作品,由四川省歌舞剧院青年创作团队为主,在充分尊重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以充沛的想象力和交织的戏剧结构,探索如何将古老文明以现代剧场的方式重构与再生,完成从文化母题到舞台景观的转换。

古蜀·三星堆》讲述了古蜀神女朱雀试图摆脱天命的束缚、追求个体意志的过程,并牵动着中原铸剑师白泽与蜀地凡人萦芑的命运交汇,在祭祀、战争与反抗之间,探讨人性的多面与信仰的代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呈现出的厚、敢、巧、诚。所谓”是作品承载的厚重文化根基与主创团队对考古精神秉持的敬畏,作品大量借鉴出土器物与历史资料,将金杖纵目面具、大立人、商青铜神树等考古遗存转化为舞台视觉符号,使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得立体化地呈现于观众眼前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沉浸于时间褶皱中的见证者。,则体现在主题与结构上的突破性表达该剧并不满足于复述文物故事或历史寻踪,而是以神话结构与人本主义精神相融合的方式,构建出一个介于神话与现实、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多层空间,尤其是将人牲神女命运交错展开,让个体挣扎成为古文明叙事的情感核心。

三星堆1.jpg

《古蜀·三星堆》的“”在于其装置与表现手段的创新无论是由演员操作的肢体化表达,还是异兽马头与面具人物的偶戏设计,都在视觉上创造出一种非写实但极真实的舞台语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舞台空间的复杂调度,更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拓展了观众的想象力边界。剧作主题的真实表达与人物命运的尊重是《古蜀·三星堆》的“诚”之所在,剧中朱雀、白泽、萦芑、柏灌等人物,其命运走向、情感转变与价值立场都具有相对完整的逻辑与情感支撑,尤其是朱雀与萦芑的成为你唱段,完成了从扮演他者理解共情的转折,体现了主创团队对人物弧光的打磨。

三星堆2.jpg

当然,作为一部首演作品,“立起来”的古蜀·三星堆存在部分可优化空间:以音乐结构强化主题对比,蚕丛在《天命》与《凡人之躯》中的音乐动机可以作风格对照强化神权母性的矛盾撕裂。其次,在人物情感推进方面,可增加朱雀与白泽之间更自然的行为动因与情感递进,让二者的信任建立更加可信和具有层次感。适当简化舞台装置,用灯光营造氛围取代部分繁复陈设,为演员表演与观众想象腾出空间是必要且可为的同时,就叙事色彩而言,作品整体色调偏向庄严肃穆,若能在情绪节奏中有意识地融入喜剧调剂,插入轻松的戏色彩,如蜀地文化特有的安逸与幽默,增强悲壮与轻松的对照,将更符合四川独有的文化气质,也更将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官体验

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演出、反复打磨,在剧场与观众的碰撞中迭代生长。神树从地下缓缓升起,观众的惊叹正如剧中唱段:“在岁月的银河中流星划过,千年过往再次相逢的我们能够怎样,延续辉煌如果再次重逢的你有着同样的向往请用这古老的讯息重聚这万千气象。”音乐剧古蜀.三星堆已然完成了对考古“已知”戏剧“未知”探索期待在巡演与提升中促成连接古今、贯通信仰与人性的文化共识构建。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音乐剧《古蜀·三星堆》的破土与生长


作者:焦阳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古蜀·三星堆》自创排伊始就被寄予厚望。这是一部以三星堆文明为肌底的原创音乐剧作品,由四川省歌舞剧院青年创作团队为主,在充分尊重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以充沛的想象力和交织的戏剧结构,探索如何将古老文明以现代剧场的方式重构与再生,完成从文化母题到舞台景观的转换。

古蜀·三星堆》讲述了古蜀神女朱雀试图摆脱天命的束缚、追求个体意志的过程,并牵动着中原铸剑师白泽与蜀地凡人萦芑的命运交汇,在祭祀、战争与反抗之间,探讨人性的多面与信仰的代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呈现出的厚、敢、巧、诚。所谓”是作品承载的厚重文化根基与主创团队对考古精神秉持的敬畏,作品大量借鉴出土器物与历史资料,将金杖纵目面具、大立人、商青铜神树等考古遗存转化为舞台视觉符号,使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得立体化地呈现于观众眼前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沉浸于时间褶皱中的见证者。,则体现在主题与结构上的突破性表达该剧并不满足于复述文物故事或历史寻踪,而是以神话结构与人本主义精神相融合的方式,构建出一个介于神话与现实、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多层空间,尤其是将人牲神女命运交错展开,让个体挣扎成为古文明叙事的情感核心。

三星堆1.jpg

《古蜀·三星堆》的“”在于其装置与表现手段的创新无论是由演员操作的肢体化表达,还是异兽马头与面具人物的偶戏设计,都在视觉上创造出一种非写实但极真实的舞台语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舞台空间的复杂调度,更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拓展了观众的想象力边界。剧作主题的真实表达与人物命运的尊重是《古蜀·三星堆》的“诚”之所在,剧中朱雀、白泽、萦芑、柏灌等人物,其命运走向、情感转变与价值立场都具有相对完整的逻辑与情感支撑,尤其是朱雀与萦芑的成为你唱段,完成了从扮演他者理解共情的转折,体现了主创团队对人物弧光的打磨。

三星堆2.jpg

当然,作为一部首演作品,“立起来”的古蜀·三星堆存在部分可优化空间:以音乐结构强化主题对比,蚕丛在《天命》与《凡人之躯》中的音乐动机可以作风格对照强化神权母性的矛盾撕裂。其次,在人物情感推进方面,可增加朱雀与白泽之间更自然的行为动因与情感递进,让二者的信任建立更加可信和具有层次感。适当简化舞台装置,用灯光营造氛围取代部分繁复陈设,为演员表演与观众想象腾出空间是必要且可为的同时,就叙事色彩而言,作品整体色调偏向庄严肃穆,若能在情绪节奏中有意识地融入喜剧调剂,插入轻松的戏色彩,如蜀地文化特有的安逸与幽默,增强悲壮与轻松的对照,将更符合四川独有的文化气质,也更将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官体验

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演出、反复打磨,在剧场与观众的碰撞中迭代生长。神树从地下缓缓升起,观众的惊叹正如剧中唱段:“在岁月的银河中流星划过,千年过往再次相逢的我们能够怎样,延续辉煌如果再次重逢的你有着同样的向往请用这古老的讯息重聚这万千气象。”音乐剧古蜀.三星堆已然完成了对考古“已知”戏剧“未知”探索期待在巡演与提升中促成连接古今、贯通信仰与人性的文化共识构建。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