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要闻
智慧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九寨沟成功举办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5-20    点击:137

5月13日-15日,以“智赋文旅·慧筑美好”为主题的智慧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阿坝州九寨沟举行。来自全国150余家A级旅游景区3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信宏业以《科技发展驱动之下的旅游发展新趋势》为题作分享。他指出,科技发展驱动之下的旅游业,借助数字化是必然,通过数字化技术加持,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创新经营方式,提高综合效益。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实效和路径:实效就是智慧旅游建设需要更追求效果的累积,要找准切入点;路径则是做什么怎么做,要找准路线图,应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后的效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主任邓宁作了《AI时代之下的景区创新发展》的报告,详细阐述了景区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的共性问题、共性需求、共性趋势。结合调研数据,剖析AI+智慧旅游应用场景与成熟度,总结其中的逻辑与规律,并提出景区AI融合的实施路径建议。

会上,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并共同设立基于九寨沟景区的“多场景感知与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双方将聚焦具体场景需求,借助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持续助力九寨沟数字化提智升级,研发创新的数智化可复制应用,以及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解决方案,全面开展景企深度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阿坝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了其全新升级的“一部手机游阿坝”预发布推介。国家自然博物馆、峨眉山、沙湖、牛首山、龙虎山、郑州绿博园、央博、蓝海众浪文化、浙江大丰数艺、东方星等文博景区单位与文旅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智慧文旅管理、运营和数字体验等方面作了案例式经验分享。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分批前往九寨沟智慧管理中心和展示中心调研考察,感受数智文旅建设带来的管理提效,以及更美好的旅行体验。在智慧管理中心现场,通过讲解人员对九寨沟智慧景区建设历程与经验的全方位介绍,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数智化对于提升旅游体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此次智慧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数智文旅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资源开发处以及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5月13日-15日,以“智赋文旅·慧筑美好”为主题的智慧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阿坝州九寨沟举行。来自全国150余家A级旅游景区3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信宏业以《科技发展驱动之下的旅游发展新趋势》为题作分享。他指出,科技发展驱动之下的旅游业,借助数字化是必然,通过数字化技术加持,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创新经营方式,提高综合效益。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实效和路径:实效就是智慧旅游建设需要更追求效果的累积,要找准切入点;路径则是做什么怎么做,要找准路线图,应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后的效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主任邓宁作了《AI时代之下的景区创新发展》的报告,详细阐述了景区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的共性问题、共性需求、共性趋势。结合调研数据,剖析AI+智慧旅游应用场景与成熟度,总结其中的逻辑与规律,并提出景区AI融合的实施路径建议。

会上,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并共同设立基于九寨沟景区的“多场景感知与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双方将聚焦具体场景需求,借助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持续助力九寨沟数字化提智升级,研发创新的数智化可复制应用,以及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解决方案,全面开展景企深度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阿坝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了其全新升级的“一部手机游阿坝”预发布推介。国家自然博物馆、峨眉山、沙湖、牛首山、龙虎山、郑州绿博园、央博、蓝海众浪文化、浙江大丰数艺、东方星等文博景区单位与文旅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智慧文旅管理、运营和数字体验等方面作了案例式经验分享。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分批前往九寨沟智慧管理中心和展示中心调研考察,感受数智文旅建设带来的管理提效,以及更美好的旅行体验。在智慧管理中心现场,通过讲解人员对九寨沟智慧景区建设历程与经验的全方位介绍,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数智化对于提升旅游体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此次智慧景区建设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数智文旅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资源开发处以及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编辑: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