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本创作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赛事活动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首页   >  文旅要闻
省、市文旅部门调研督导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管理工作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时间:2025-08-20    点击:2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管理,8月19日,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厅安委会副主任邹健同志率队,成都市文旅局分管领导、厅市场管理处(安全监管处)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安全专家参加,深入成都非遗博览园户外演出场地、中演大剧院、东安湖大剧院、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等部分营业性演出场所调研督导安全工作。

       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现场询问、查阅台账、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对户外演出临时舞台搭建、防汛准备,室内演出场所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安全疏散通道、电气线路敷设、升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应急预案制定完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安全演练等进行了详细调研指导。

       工作组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营业性演出场所要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相关方配齐配强专职设备安全员、巡查员,将安全防范贯穿于日常监管和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切实加强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气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强化联合检查与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共同督促指导营业性演出场所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落细。

       工作组指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督促营业性演出场所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举一反三,开展覆盖消防、特种设施设备、用电用气、人员疏散等全方位的风险隐患自查自纠。特别是对舞台机械、高空设施、临时搭建物等高风险点,要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营业性演出场所要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员工“必修课”,定期组织学习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知识,切实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工作组要求,要结合场所实际和近期演出活动特点,进一步完善细化人员疏散、极端天气等各类应急预案,将“熔断”机制纳入其中。在演出前,组织专业安全评估,确保演出活动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至少组织1次实战化应急演练,让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熟悉预案流程、掌握处置技能,一旦达到关停阈值,果断暂停演出、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管理,8月19日,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厅安委会副主任邹健同志率队,成都市文旅局分管领导、厅市场管理处(安全监管处)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安全专家参加,深入成都非遗博览园户外演出场地、中演大剧院、东安湖大剧院、开心麻花环球汇剧场等部分营业性演出场所调研督导安全工作。

       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现场询问、查阅台账、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对户外演出临时舞台搭建、防汛准备,室内演出场所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安全疏散通道、电气线路敷设、升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应急预案制定完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安全演练等进行了详细调研指导。

       工作组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营业性演出场所要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相关方配齐配强专职设备安全员、巡查员,将安全防范贯穿于日常监管和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切实加强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气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强化联合检查与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共同督促指导营业性演出场所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落细。

       工作组指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督促营业性演出场所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举一反三,开展覆盖消防、特种设施设备、用电用气、人员疏散等全方位的风险隐患自查自纠。特别是对舞台机械、高空设施、临时搭建物等高风险点,要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营业性演出场所要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员工“必修课”,定期组织学习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知识,切实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工作组要求,要结合场所实际和近期演出活动特点,进一步完善细化人员疏散、极端天气等各类应急预案,将“熔断”机制纳入其中。在演出前,组织专业安全评估,确保演出活动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至少组织1次实战化应急演练,让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熟悉预案流程、掌握处置技能,一旦达到关停阈值,果断暂停演出、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编辑: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成153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成153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