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创作人才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市州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宋雨霜: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评《小笔架奇妙之旅》中的隐喻艺术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06    点击:45

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

                    ——评《小笔架奇妙之旅》中的隐喻艺术

宋雨霜

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11月23日晚,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儿童剧《小笔架奇妙之旅》在新声剧场上演。该剧由合江县川剧团推出,紧扣合江荔枝元素,通过主人公小笔架的奇妙旅程“光照”现实生活,以舞蹈、音乐、光影、3D魔幻舞台等讲述一个经历奇幻旅程促进成长的故事。该剧编得巧、导得妙、演得好,获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在笔者看来,该剧融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充分运用隐喻艺术是其成功的重要砝码。隐喻不仅是文艺作品创作的修辞方式,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儿童戏剧中同样广泛运用。《小笔架奇妙之旅》生动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艺术,从角色隐喻、意象隐喻、情节和冲突隐喻等多个维度进行设计,最终呈现出一台出色的演出。


小笔架奇妙之旅.jpg


其一,角色隐喻设计既有趣味性,又巧妙宣传了地方文化。儿童的思维具有隐喻的天性,儿童戏剧的文本与表演必须符合儿童思维的天性才能被理解,因此隐喻在儿童戏剧中无处不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儿童戏剧中常见的拟人化现象。儿童戏剧的创作者赋予动物、植物与自然物以人的行为特征与情感,将人类的特质投射在这些非人类的物理实体上,以勾起儿童观众的兴趣,方便他们理解和想象。剧中的托提爷爷,温和善良的绛纱老师,荔枝精灵黛绿、冰利、红洛、紫笑等,其原型是老荔枝树,或是来自合江的荔枝名品。荔枝化身为戏剧角色,符合儿童思维的幻想性,满足他们对于荔枝王国的想象。在托提爷爷身上,小笔架体会到了被关怀、被鼓励的感觉。荔枝精灵们和小笔架之间也经由质疑、误解到最后的相互理解,一起打败女妖。


合江特色水果荔枝融入角色设计,巧妙地弘扬了地方文化。此外,在《小笔架奇妙之旅》中,主人公的名字小笔架源于合江的笔架山。将地方自然景观纳入戏剧角色设计中,可以增加戏剧的文化内涵。因此,《小笔架奇妙之旅》给当下地方剧团的原创戏剧发展提供借鉴,即如何巧妙地植入地方元素与文化内涵。


其二,意象隐喻引人联想,增强舞台效果。剧中,女妖控制的树精由身着暗绿裙子的女演员演绎,营造出森林恐怖、邪恶的氛围。女演员们灵活的走位、四肢挥舞,让人联想到树木缠绕、束缚、吞噬,这凸显出小笔架误入森林秘境的紧张、恐慌、无助心理。荔枝精灵们和树精打斗对抗时,树精们再次呈现出鬼魅、张牙舞爪的缠绕之态。森系舞台布景配合动感的灯光与音乐,呈现出3D效果,这种沉浸式的意境可谓引人入胜。


小笔架奇妙之旅1.jpg


此外,剧中的核心道具仙杖以及魔法真爱之力,皆为重要的意象隐喻,暗示着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所在。“荔枝酸,荔枝甜,仙杖助我把梦圆”“荔枝王国掌管者靠的从来不是法力,而是真爱!”等作为经典台词也是具体的意象隐喻,引领观众思考荔枝背后的神奇力量,以及正义和勇气、真爱的深刻内涵。


其三,情节和冲突隐喻启迪观众思考。儿童戏剧通常用具体的情节和冲突来隐喻社会人生中的某种问题、处境或抽象的概念与道理。《小笔架奇妙之旅》概括来说,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小笔架原本不够自信、缺爱、沉迷游戏,却在进入荔枝王国后作为通灵者,肩负起打败女妖的责任。这种身份转变和情节起伏,其实也在告诉观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使命,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托提爷爷和荔枝精灵们与女妖拉姆、树精们对抗,也是在暗喻正义终将胜过邪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戏剧教育是塑造孩子品格和心性的重要方式。《小笔架奇妙之旅》中,多处隐喻提供了巨大的审美价值,也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在欢快动感、富于隐喻的观剧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都在接受心灵的震荡,体悟着成长教育的内涵。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这部现场好看且余味悠长的原创儿童剧,值得被推介给更多观众。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

                    ——评《小笔架奇妙之旅》中的隐喻艺术

宋雨霜

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11月23日晚,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儿童剧《小笔架奇妙之旅》在新声剧场上演。该剧由合江县川剧团推出,紧扣合江荔枝元素,通过主人公小笔架的奇妙旅程“光照”现实生活,以舞蹈、音乐、光影、3D魔幻舞台等讲述一个经历奇幻旅程促进成长的故事。该剧编得巧、导得妙、演得好,获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在笔者看来,该剧融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充分运用隐喻艺术是其成功的重要砝码。隐喻不仅是文艺作品创作的修辞方式,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儿童戏剧中同样广泛运用。《小笔架奇妙之旅》生动巧妙地运用了隐喻艺术,从角色隐喻、意象隐喻、情节和冲突隐喻等多个维度进行设计,最终呈现出一台出色的演出。


小笔架奇妙之旅.jpg


其一,角色隐喻设计既有趣味性,又巧妙宣传了地方文化。儿童的思维具有隐喻的天性,儿童戏剧的文本与表演必须符合儿童思维的天性才能被理解,因此隐喻在儿童戏剧中无处不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儿童戏剧中常见的拟人化现象。儿童戏剧的创作者赋予动物、植物与自然物以人的行为特征与情感,将人类的特质投射在这些非人类的物理实体上,以勾起儿童观众的兴趣,方便他们理解和想象。剧中的托提爷爷,温和善良的绛纱老师,荔枝精灵黛绿、冰利、红洛、紫笑等,其原型是老荔枝树,或是来自合江的荔枝名品。荔枝化身为戏剧角色,符合儿童思维的幻想性,满足他们对于荔枝王国的想象。在托提爷爷身上,小笔架体会到了被关怀、被鼓励的感觉。荔枝精灵们和小笔架之间也经由质疑、误解到最后的相互理解,一起打败女妖。


合江特色水果荔枝融入角色设计,巧妙地弘扬了地方文化。此外,在《小笔架奇妙之旅》中,主人公的名字小笔架源于合江的笔架山。将地方自然景观纳入戏剧角色设计中,可以增加戏剧的文化内涵。因此,《小笔架奇妙之旅》给当下地方剧团的原创戏剧发展提供借鉴,即如何巧妙地植入地方元素与文化内涵。


其二,意象隐喻引人联想,增强舞台效果。剧中,女妖控制的树精由身着暗绿裙子的女演员演绎,营造出森林恐怖、邪恶的氛围。女演员们灵活的走位、四肢挥舞,让人联想到树木缠绕、束缚、吞噬,这凸显出小笔架误入森林秘境的紧张、恐慌、无助心理。荔枝精灵们和树精打斗对抗时,树精们再次呈现出鬼魅、张牙舞爪的缠绕之态。森系舞台布景配合动感的灯光与音乐,呈现出3D效果,这种沉浸式的意境可谓引人入胜。


小笔架奇妙之旅1.jpg


此外,剧中的核心道具仙杖以及魔法真爱之力,皆为重要的意象隐喻,暗示着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所在。“荔枝酸,荔枝甜,仙杖助我把梦圆”“荔枝王国掌管者靠的从来不是法力,而是真爱!”等作为经典台词也是具体的意象隐喻,引领观众思考荔枝背后的神奇力量,以及正义和勇气、真爱的深刻内涵。


其三,情节和冲突隐喻启迪观众思考。儿童戏剧通常用具体的情节和冲突来隐喻社会人生中的某种问题、处境或抽象的概念与道理。《小笔架奇妙之旅》概括来说,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小笔架原本不够自信、缺爱、沉迷游戏,却在进入荔枝王国后作为通灵者,肩负起打败女妖的责任。这种身份转变和情节起伏,其实也在告诉观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使命,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托提爷爷和荔枝精灵们与女妖拉姆、树精们对抗,也是在暗喻正义终将胜过邪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戏剧教育是塑造孩子品格和心性的重要方式。《小笔架奇妙之旅》中,多处隐喻提供了巨大的审美价值,也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在欢快动感、富于隐喻的观剧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都在接受心灵的震荡,体悟着成长教育的内涵。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这部现场好看且余味悠长的原创儿童剧,值得被推介给更多观众。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
© 2002-2025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