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赵垭洁:以四川文化为养分 撰写新时代新剧本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17    点击:70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追剧和看小说。大学时选择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文化馆工作,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让我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谈起自己的事业时,“90后”四川青年戏剧编剧赵垭洁目光中流露出热爱。

  赵垭洁是中国文学戏剧学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戏剧创作优秀工作者,作品曾获四川省重点关注剧本的荣誉。因独特的故事构思和呈现视角,她逐渐在中国戏剧界崭露头角。

四川省重点剧本签约仪式上的赵垭洁(左)。受访者供图

  2021年,赵垭洁凭借原创剧本《袁海扬》获得四川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资助。这部剧本以珙县第一位建立党支部的革命先驱袁海扬为主角,讲述了这位烈士积极投身革命,年仅22岁就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想以革命先烈的故事为题材,致敬光辉岁月,而且我也被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深深打动了。”回忆起创作《袁海扬》的过程,赵垭洁说,自己曾在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受益匪浅。落笔之前,她广泛深入地收集资料,还访问了很多了解那段历史的老人并实地走访革命旧址,最终才将这段感人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

  赵垭洁走上戏剧编剧之路并非偶然。从小热爱戏剧的她,大学期间专攻戏剧影视文学,工作后又在文化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一路都目标坚定地追寻着心中理想。“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将爱好变成职业。”她感慨地说。

图为赵垭洁。受访者供图

  谈及如何创作出一个成功的剧本,赵垭洁认为,戏剧性至关重要,同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还需在剧本中融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元素。“我始终认为,剧本要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才能吸引观众;一个好的剧本也应当能让人记住其中的某些台词或情节。”她分享道。

  在分享编剧如何在剧本中平衡好故事性与价值性的心得时,赵垭洁指出,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谈论信仰或者爱国情怀有些遥远,但她相信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共鸣,可以让这些概念变得鲜活起来。

  赵垭洁以《袁海扬》举例道,剧本中她通过“提灯会”的场景呈现,生动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压迫时的反抗精神,具象地传递深层次的价值意义。“一开始只有星星点点的几盏灯,慢慢的整条街上的人全部提着灯走出来,年轻人也好,妇女也好,儿童也好,老人也好,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有爱国情怀的。当星星点点的灯光汇聚成一片,那份力量是震撼人心的。”赵垭洁深情地描述道。

赵垭洁和女儿。受访者供图

  赵垭洁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对戏剧的热爱,还满是对四川的深情。她以四川文化为养分,将四川元素融合在字里行间。《灵山上的云裳》是她另一件代表作,讲述了1950年前夕,川南柳西村财主许老爷暗自为百姓做好事,与残害百姓的财主李老爷明争暗斗着。少爷许灵山与凤凰苗寨姑娘阿幼朵一见钟情,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就要走在一起时,一场更大的考验来临的故事,剧本歌颂了真挚爱情,抨击土匪的暴虐,高度赞扬了民族和平的力量。赵垭洁说,“这部作品是我对四川多元文化内涵的一种致敬。”

  在《灵山上的云裳》的创作中,赵垭洁巧妙地将苗族传说、民俗,珙县的一些历史故事以及自己实地调研获取的素材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结合,将这些文化元素通过文字进行融合,并呈现给大众。“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剧本,让更多人了解四川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丰富多彩的故事以及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赵垭洁说道。

  “热爱戏剧,坚持下去。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轻言放弃。多读书,多看剧,保持对生活、对创作的热情。”对于那些正在追求戏剧梦想的年轻人,赵垭洁真诚地建议道,“写作时不要过于功利,在一开始就想着是否能搬上舞台或获奖,先写出心中的故事,剩下的自然会水到渠成。”

  在赵垭洁看来,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能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代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她也通过不断的创作,正是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在四川这片孕育着无数故事的土地上,赵垭洁正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戏剧人生。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追剧和看小说。大学时选择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文化馆工作,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让我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谈起自己的事业时,“90后”四川青年戏剧编剧赵垭洁目光中流露出热爱。

  赵垭洁是中国文学戏剧学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多次被评为四川省戏剧创作优秀工作者,作品曾获四川省重点关注剧本的荣誉。因独特的故事构思和呈现视角,她逐渐在中国戏剧界崭露头角。

四川省重点剧本签约仪式上的赵垭洁(左)。受访者供图

  2021年,赵垭洁凭借原创剧本《袁海扬》获得四川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资助。这部剧本以珙县第一位建立党支部的革命先驱袁海扬为主角,讲述了这位烈士积极投身革命,年仅22岁就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想以革命先烈的故事为题材,致敬光辉岁月,而且我也被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深深打动了。”回忆起创作《袁海扬》的过程,赵垭洁说,自己曾在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受益匪浅。落笔之前,她广泛深入地收集资料,还访问了很多了解那段历史的老人并实地走访革命旧址,最终才将这段感人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

  赵垭洁走上戏剧编剧之路并非偶然。从小热爱戏剧的她,大学期间专攻戏剧影视文学,工作后又在文化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一路都目标坚定地追寻着心中理想。“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将爱好变成职业。”她感慨地说。

图为赵垭洁。受访者供图

  谈及如何创作出一个成功的剧本,赵垭洁认为,戏剧性至关重要,同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还需在剧本中融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元素。“我始终认为,剧本要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才能吸引观众;一个好的剧本也应当能让人记住其中的某些台词或情节。”她分享道。

  在分享编剧如何在剧本中平衡好故事性与价值性的心得时,赵垭洁指出,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谈论信仰或者爱国情怀有些遥远,但她相信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共鸣,可以让这些概念变得鲜活起来。

  赵垭洁以《袁海扬》举例道,剧本中她通过“提灯会”的场景呈现,生动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压迫时的反抗精神,具象地传递深层次的价值意义。“一开始只有星星点点的几盏灯,慢慢的整条街上的人全部提着灯走出来,年轻人也好,妇女也好,儿童也好,老人也好,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有爱国情怀的。当星星点点的灯光汇聚成一片,那份力量是震撼人心的。”赵垭洁深情地描述道。

赵垭洁和女儿。受访者供图

  赵垭洁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对戏剧的热爱,还满是对四川的深情。她以四川文化为养分,将四川元素融合在字里行间。《灵山上的云裳》是她另一件代表作,讲述了1950年前夕,川南柳西村财主许老爷暗自为百姓做好事,与残害百姓的财主李老爷明争暗斗着。少爷许灵山与凤凰苗寨姑娘阿幼朵一见钟情,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就要走在一起时,一场更大的考验来临的故事,剧本歌颂了真挚爱情,抨击土匪的暴虐,高度赞扬了民族和平的力量。赵垭洁说,“这部作品是我对四川多元文化内涵的一种致敬。”

  在《灵山上的云裳》的创作中,赵垭洁巧妙地将苗族传说、民俗,珙县的一些历史故事以及自己实地调研获取的素材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结合,将这些文化元素通过文字进行融合,并呈现给大众。“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剧本,让更多人了解四川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丰富多彩的故事以及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赵垭洁说道。

  “热爱戏剧,坚持下去。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轻言放弃。多读书,多看剧,保持对生活、对创作的热情。”对于那些正在追求戏剧梦想的年轻人,赵垭洁真诚地建议道,“写作时不要过于功利,在一开始就想着是否能搬上舞台或获奖,先写出心中的故事,剩下的自然会水到渠成。”

  在赵垭洁看来,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能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代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她也通过不断的创作,正是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在四川这片孕育着无数故事的土地上,赵垭洁正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戏剧人生。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