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邢琪宣:历史转译儿童剧的创新与传承:评《金沙神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4-11    点击:18

历史转译儿童剧的创新与传承:评《金沙神鸟》

作者:邢琪宣

成都大学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四川省文艺评论(成都大学)基地



一、历史解构:从文化符号到戏剧母题

象征着四川文化的三星堆,自出土后,就不断引起人们关注,而其一直以神秘的古蜀面貌示人,引人深入探究。在儿童剧《金沙神鸟》中,太阳神鸟图腾、青铜立人巫师等金沙文化符号,通过时空穿越剧情被赋予新内涵:带有神秘古老气息的文物被拟人动态化叙事,太阳神鸟作为信仰和光明的实体贯穿整部戏剧,并在最后关头打败了黑暗,古蜀祭祀则被改编为主角冒险穿越遇到的第一道关卡,予观众营造出现代人全知视角的欢乐,打破危险的气氛。

在本戏剧中,其设置的人物关系很有意味——俄罗斯叙事学学者普罗普曾指出,故事的基本单位不应该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功能。儿童剧《金沙神鸟》中,叙事角色特点鲜明,以传统的坏人、神助、帮助者、派遣者、英雄和假英雄展开叙事。云天作为主角以一个外来者小孩的视角,带我们展示了金沙古国的样貌,其经历传统“离家—考验—回归”结构的塑造。剧中黑风国王作为纯恶的大反派,戏剧很巧妙地让他分别出现在了前期、中期和高潮,主角从最初的退缩转为勇敢面对,从一开始归家心切转变为坚定地想要留下改变文明,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他开始理解父母、理解文明,让观众看到了属于他身上的人物弧光,黑风国王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具象化,也为我们解答文明是终将会保存的、是会留存下去的。

此外,古蜀公主丝雨突破了“需被拯救的公主”的刻板印象,为其赋予“文明守护者”的身份,巫师虽作为“假英雄”,在一开始便以对立面的形象出现,作为滑稽反派,却一直承担着推动剧情线、促进主角云天成长的作用。这种历史原型的再创,通过舞台效果的艺术变形,将生涩的历史元素组合,形象地代入到戏剧中的角色表演,一目了然、妙趣横生。

21a4462309f7905252acb0c51f5549c579cbd5d4.jpg


二、儿童视角:历史的转译与舞台艺术传递

作为儿童剧,《金沙神鸟》用“寻找父母”的跨时空穿越剧情代替宏大历史叙事,让剧情引导故事,引发小朋友情感共鸣,在注意力被吸引之时不知不觉记住了金沙的元素,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通过认知降维策略,进行儿童剧的基本元素处理后进行输出,把控了儿童的接受度。

剧中,更多让人注意到的是身临其境的视听语言的设计。如在刚穿越之际,古老神圣的音乐缓慢升起,在编钟拟音的构建祭祀氛围下,不同方位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出现,烟雾混杂着不同颜色的光和背景。拿着象牙的巫师带领着四个部下舞蹈,独属古蜀暖金色的光从头顶投射,所有人都在向天空的方向扭曲着四肢,最后巫师在上面具有号召地呼喊着“保我金沙”。此时金沙大帝上位,神秘的气息拉满,金沙篇的氛围就此奠定。

在进行场景变化时,抑或用黑幕转场,抑或用音乐的律动、灯光闪烁,在云天一行人赶往齐国拯救母后时,道具马鞭代替赶路过程,并联动观众互动充足,这种分镜式的表演衔接自然,留足了时间给观众进行反应。而走出舞台,在无关紧要的关头打破“第四面墙”,既不会显得突兀出戏,反而充满惊喜感,满足儿童心理。其中邪恶势力被卡通化处理,如反派小将黑风斗篷,弱化视觉恐怖元素的同时利用音效、灯光等设置将正反两派区分开来。又如高潮时刻,照射在邪恶方冷调的红紫蓝与正义方暖调的白金同时出现,而此时整体氛围趋向黑暗诡异,直到丝雨使出禁咒,救出云天,精诚所至,金石得现,白光绽放,暖色调回归。


f7246b600c3387447fa61e2c45a947f6d62aa0b0.jpg


三、当代价值再生:从历史回响到未来启示

儿童剧《金沙神鸟》以金沙遗址为原点,通过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冒险,将古蜀文明的密码编织进当代家庭教育的精神图谱。现代男孩云天与古蜀公主丝雨的双线叙事,不仅搭建起了文明传承的时空桥梁,更以“缺席的父母”与“牺牲的祭司”镜像对照,点出在成长过程中“陪伴缺失”的时代痛点。

云天父母因工作需要,奔波在文明废墟中寻找历史真相的身影,与写字楼里加班至深夜的都市人形成残酷互文。剧中黑风国王吞噬光明的设定,恰似快节奏社会中亲情纽带被异化吞噬的危机。当云天为结局作出选择自我牺牲时穿越时空,恰是他重历了父母的选择,完成对现代亲子关系的再理解,“小手拉大手”的童谣响起也是在此刻达成精神共振。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下,云天的冒险恰是“本我—自我—超我”的成长仪式。初始阶段“本我”对陪伴的渴求,在穿越中升华为“超我”对文明守护的觉悟。这种传承在方言台词,与对川渝本土文化的《哪吒》的致敬中更显得鲜活。传统文化与戏剧元素的结合,建立着“真实、可触摸”的历史,《金沙神鸟》的精彩,在于通过古今穿越的表象,将历史融入戏剧,转化为具有现代议题的儿童剧,此刻,历史与此刻回响。当孩子们为太阳神鸟的光明欢呼时,他们内心也已悄然生长出文化自信的根系。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转译儿童剧的创新与传承:评《金沙神鸟》

作者:邢琪宣

成都大学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四川省文艺评论(成都大学)基地



一、历史解构:从文化符号到戏剧母题

象征着四川文化的三星堆,自出土后,就不断引起人们关注,而其一直以神秘的古蜀面貌示人,引人深入探究。在儿童剧《金沙神鸟》中,太阳神鸟图腾、青铜立人巫师等金沙文化符号,通过时空穿越剧情被赋予新内涵:带有神秘古老气息的文物被拟人动态化叙事,太阳神鸟作为信仰和光明的实体贯穿整部戏剧,并在最后关头打败了黑暗,古蜀祭祀则被改编为主角冒险穿越遇到的第一道关卡,予观众营造出现代人全知视角的欢乐,打破危险的气氛。

在本戏剧中,其设置的人物关系很有意味——俄罗斯叙事学学者普罗普曾指出,故事的基本单位不应该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功能。儿童剧《金沙神鸟》中,叙事角色特点鲜明,以传统的坏人、神助、帮助者、派遣者、英雄和假英雄展开叙事。云天作为主角以一个外来者小孩的视角,带我们展示了金沙古国的样貌,其经历传统“离家—考验—回归”结构的塑造。剧中黑风国王作为纯恶的大反派,戏剧很巧妙地让他分别出现在了前期、中期和高潮,主角从最初的退缩转为勇敢面对,从一开始归家心切转变为坚定地想要留下改变文明,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他开始理解父母、理解文明,让观众看到了属于他身上的人物弧光,黑风国王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具象化,也为我们解答文明是终将会保存的、是会留存下去的。

此外,古蜀公主丝雨突破了“需被拯救的公主”的刻板印象,为其赋予“文明守护者”的身份,巫师虽作为“假英雄”,在一开始便以对立面的形象出现,作为滑稽反派,却一直承担着推动剧情线、促进主角云天成长的作用。这种历史原型的再创,通过舞台效果的艺术变形,将生涩的历史元素组合,形象地代入到戏剧中的角色表演,一目了然、妙趣横生。

21a4462309f7905252acb0c51f5549c579cbd5d4.jpg


二、儿童视角:历史的转译与舞台艺术传递

作为儿童剧,《金沙神鸟》用“寻找父母”的跨时空穿越剧情代替宏大历史叙事,让剧情引导故事,引发小朋友情感共鸣,在注意力被吸引之时不知不觉记住了金沙的元素,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通过认知降维策略,进行儿童剧的基本元素处理后进行输出,把控了儿童的接受度。

剧中,更多让人注意到的是身临其境的视听语言的设计。如在刚穿越之际,古老神圣的音乐缓慢升起,在编钟拟音的构建祭祀氛围下,不同方位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出现,烟雾混杂着不同颜色的光和背景。拿着象牙的巫师带领着四个部下舞蹈,独属古蜀暖金色的光从头顶投射,所有人都在向天空的方向扭曲着四肢,最后巫师在上面具有号召地呼喊着“保我金沙”。此时金沙大帝上位,神秘的气息拉满,金沙篇的氛围就此奠定。

在进行场景变化时,抑或用黑幕转场,抑或用音乐的律动、灯光闪烁,在云天一行人赶往齐国拯救母后时,道具马鞭代替赶路过程,并联动观众互动充足,这种分镜式的表演衔接自然,留足了时间给观众进行反应。而走出舞台,在无关紧要的关头打破“第四面墙”,既不会显得突兀出戏,反而充满惊喜感,满足儿童心理。其中邪恶势力被卡通化处理,如反派小将黑风斗篷,弱化视觉恐怖元素的同时利用音效、灯光等设置将正反两派区分开来。又如高潮时刻,照射在邪恶方冷调的红紫蓝与正义方暖调的白金同时出现,而此时整体氛围趋向黑暗诡异,直到丝雨使出禁咒,救出云天,精诚所至,金石得现,白光绽放,暖色调回归。


f7246b600c3387447fa61e2c45a947f6d62aa0b0.jpg


三、当代价值再生:从历史回响到未来启示

儿童剧《金沙神鸟》以金沙遗址为原点,通过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冒险,将古蜀文明的密码编织进当代家庭教育的精神图谱。现代男孩云天与古蜀公主丝雨的双线叙事,不仅搭建起了文明传承的时空桥梁,更以“缺席的父母”与“牺牲的祭司”镜像对照,点出在成长过程中“陪伴缺失”的时代痛点。

云天父母因工作需要,奔波在文明废墟中寻找历史真相的身影,与写字楼里加班至深夜的都市人形成残酷互文。剧中黑风国王吞噬光明的设定,恰似快节奏社会中亲情纽带被异化吞噬的危机。当云天为结局作出选择自我牺牲时穿越时空,恰是他重历了父母的选择,完成对现代亲子关系的再理解,“小手拉大手”的童谣响起也是在此刻达成精神共振。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下,云天的冒险恰是“本我—自我—超我”的成长仪式。初始阶段“本我”对陪伴的渴求,在穿越中升华为“超我”对文明守护的觉悟。这种传承在方言台词,与对川渝本土文化的《哪吒》的致敬中更显得鲜活。传统文化与戏剧元素的结合,建立着“真实、可触摸”的历史,《金沙神鸟》的精彩,在于通过古今穿越的表象,将历史融入戏剧,转化为具有现代议题的儿童剧,此刻,历史与此刻回响。当孩子们为太阳神鸟的光明欢呼时,他们内心也已悄然生长出文化自信的根系。

 

文章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