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王文:艺术作品要直抵人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2-03    点击:67

“艺术要根植于人民大众,不仅要有阳春白雪,同时我们还要有服务大众的这种意识。”近日,四川音乐学院钢琴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王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作品一定要直抵人心,建立在大众对艺术的审美和要求上,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王文.jpg


王文接受采访。高嘉琪 摄


  王文出生在四川巴中平昌县,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在父亲的引导下,王文5岁便开始跟随启蒙老师学习钢琴,在此期间,王文的天赋被老师发现。一年后,在启蒙老师的推荐下,王文开启了数年的每月往返成都和平昌的学琴路,当时单边车程便需要耗时10余个小时。


  在王文小时候,能拥有一台钢琴简直是“异想天开”。“你们一定要给这个小孩买一台钢琴。”正是王文老师的一句话,王文父母便想尽办法,贷款借钱,为她买了当时小县城里私人购置还比较少见的钢琴。父母的极大支持让王文坚定了走音乐这条道路的决心。她每天坚持练琴平均不低于6小时,于1997年顺利考上四川音乐学院,还留学日本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曾在瑞士保罗·扎哈音乐基金会做访问学者。


  学成归来的王文选择回到了母校四川音乐学院任教,她希望能为西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后,王文一直奋斗在音乐教学一线,参与编著《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钢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系列教材》《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公共课分级教程》等专业教材,出版《齐尔品与中日音乐教育》《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研究》两部专著。


王文1.jpg


王文参与音乐会演奏。受访者 供图


  除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和教材的编著,王文还注重联合社会力量培养人才。此前,在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和短视频平台合作的签约仪式上,王文表示,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提高院校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水平,使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效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王文看来,这种形式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产学研协同发展,也更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和企业选拔高素质人才与学生成功就业双赢。


  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王文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对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推广着中国的音乐文化。”王文表示,虽然是用西洋乐器演绎中国音乐作品,但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王文看来,音乐是最能够直抵人心,也是一个国际交流的渠道。今后,王文还会加大中外音乐交流的力度。“我希望让更多国外的音乐家以及大众能够认识到我们中国音乐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王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王文2.jpg


2023年,王文讲座分享现场。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四川是多民族聚居地,在藏羌彝等民族丰富的文化中蕴含了许多音乐文化的瑰宝,王文也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抢救整理和民族作品创作创新工作。2019年,王文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组织了来自全国的30名青年音乐创作者到四川的民族地区采风。“我们将民间音乐和舞蹈的素材搜集起来,通过钢琴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在王文看来通过钢琴这种西洋乐器来演绎民族民间的音乐,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一种新途径。


  近年来,王文立志将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中国音乐与文化对世界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2018年以来,由王文策划的“拂动世界的中国风——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中国-欧洲中心等多个地方举办。


  该音乐会的落地,让王文更加坚定地把“拂动世界的中国风”这个品牌做大做强。作为音乐会总策划,王文将持续推广“拂动世界的中国风”这一品牌,她希望通过展示这些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王文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长期致力的一项主要工作。


“艺术要根植于人民大众,不仅要有阳春白雪,同时我们还要有服务大众的这种意识。”近日,四川音乐学院钢琴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王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作品一定要直抵人心,建立在大众对艺术的审美和要求上,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王文.jpg


王文接受采访。高嘉琪 摄


  王文出生在四川巴中平昌县,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在父亲的引导下,王文5岁便开始跟随启蒙老师学习钢琴,在此期间,王文的天赋被老师发现。一年后,在启蒙老师的推荐下,王文开启了数年的每月往返成都和平昌的学琴路,当时单边车程便需要耗时10余个小时。


  在王文小时候,能拥有一台钢琴简直是“异想天开”。“你们一定要给这个小孩买一台钢琴。”正是王文老师的一句话,王文父母便想尽办法,贷款借钱,为她买了当时小县城里私人购置还比较少见的钢琴。父母的极大支持让王文坚定了走音乐这条道路的决心。她每天坚持练琴平均不低于6小时,于1997年顺利考上四川音乐学院,还留学日本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曾在瑞士保罗·扎哈音乐基金会做访问学者。


  学成归来的王文选择回到了母校四川音乐学院任教,她希望能为西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后,王文一直奋斗在音乐教学一线,参与编著《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钢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系列教材》《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公共课分级教程》等专业教材,出版《齐尔品与中日音乐教育》《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研究》两部专著。


王文1.jpg


王文参与音乐会演奏。受访者 供图


  除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和教材的编著,王文还注重联合社会力量培养人才。此前,在四川音乐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和短视频平台合作的签约仪式上,王文表示,校企深度合作可以提高院校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水平,使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效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王文看来,这种形式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产学研协同发展,也更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和企业选拔高素质人才与学生成功就业双赢。


  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王文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对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推广着中国的音乐文化。”王文表示,虽然是用西洋乐器演绎中国音乐作品,但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王文看来,音乐是最能够直抵人心,也是一个国际交流的渠道。今后,王文还会加大中外音乐交流的力度。“我希望让更多国外的音乐家以及大众能够认识到我们中国音乐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王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王文2.jpg


2023年,王文讲座分享现场。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四川是多民族聚居地,在藏羌彝等民族丰富的文化中蕴含了许多音乐文化的瑰宝,王文也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抢救整理和民族作品创作创新工作。2019年,王文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组织了来自全国的30名青年音乐创作者到四川的民族地区采风。“我们将民间音乐和舞蹈的素材搜集起来,通过钢琴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在王文看来通过钢琴这种西洋乐器来演绎民族民间的音乐,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一种新途径。


  近年来,王文立志将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中国音乐与文化对世界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2018年以来,由王文策划的“拂动世界的中国风——外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风格作品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中国-欧洲中心等多个地方举办。


  该音乐会的落地,让王文更加坚定地把“拂动世界的中国风”这个品牌做大做强。作为音乐会总策划,王文将持续推广“拂动世界的中国风”这一品牌,她希望通过展示这些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王文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长期致力的一项主要工作。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