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指导
努力让四川文化建设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来源:四川省文化厅    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7366

  GDP突破两万亿元,四川经济总量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如何抓住机遇,让四川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使四川文化建设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

  记者:近年来,四川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对进一步做好文化工作有什么样的经验启示?

  郑晓幸:党的十七大和四川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灾后重建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文化科学发展,文化建设为“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提供了力量之源,全省文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四川全省文化事业政府累计投入达到50.31亿元,加上恢复重建项目投入86.47亿元,近140亿元的投资有效改善和优化了政府民生投入的结构。近年来,以98个国家等级图书馆、147个全国等级文化馆为龙头,近5000个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为骨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县县有品牌、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记者:“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这意味着四川省文化建设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准确把握这一战略定位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郑晓幸: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全国31个省市区文化建设的一次集体赛跑,也是全国各省市区文化实力的一次重新洗牌。在新一轮的文化发展中,东部、中部、西部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完全有可能通过利用好文化资源禀赋,抢抓机遇,在某些方面超越经济发达地区。

  四川提出了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战略目标。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实施文化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和精品发展五大战略,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记者:做好今年的文化工作,文化部门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郑晓幸:今年我们要始终保持高位求进、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在以下10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走在文化改革前列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在把文化之魂融入到全省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着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创造新经验。二是在提升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数量质量,实施抓精品带繁荣战略,着力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方面塑造新品牌。三是在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方面达到新境界。四是在围绕打造文博大省、非遗大省,着力加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迈上新高度。五是在加快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围绕“一核四带”,着力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方面增加新支撑。六是在加快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实力,着力体制机制保障方面探索新模式。七是在推动四川文化交流和贸易水平,创新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文化走出去方面拓展新空间。八是在加大政策调研制定力度,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着力加大投入和政策保障方面实现新突破。九是在抓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面全方位的人才队伍,着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开创新局面。十是在加强文化宣传信息工作,扩大优秀文化品牌传播,着力增强四川文化影响力方面展现新形象。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GDP突破两万亿元,四川经济总量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如何抓住机遇,让四川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使四川文化建设步入全国“第一方阵”?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

  记者:近年来,四川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对进一步做好文化工作有什么样的经验启示?

  郑晓幸:党的十七大和四川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灾后重建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文化科学发展,文化建设为“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提供了力量之源,全省文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四川全省文化事业政府累计投入达到50.31亿元,加上恢复重建项目投入86.47亿元,近140亿元的投资有效改善和优化了政府民生投入的结构。近年来,以98个国家等级图书馆、147个全国等级文化馆为龙头,近5000个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为骨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县县有品牌、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记者:“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这意味着四川省文化建设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准确把握这一战略定位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郑晓幸: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全国31个省市区文化建设的一次集体赛跑,也是全国各省市区文化实力的一次重新洗牌。在新一轮的文化发展中,东部、中部、西部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完全有可能通过利用好文化资源禀赋,抢抓机遇,在某些方面超越经济发达地区。

  四川提出了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战略目标。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实施文化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和精品发展五大战略,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记者:做好今年的文化工作,文化部门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郑晓幸:今年我们要始终保持高位求进、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在以下10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走在文化改革前列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在把文化之魂融入到全省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着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创造新经验。二是在提升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数量质量,实施抓精品带繁荣战略,着力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方面塑造新品牌。三是在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方面达到新境界。四是在围绕打造文博大省、非遗大省,着力加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迈上新高度。五是在加快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围绕“一核四带”,着力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方面增加新支撑。六是在加快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实力,着力体制机制保障方面探索新模式。七是在推动四川文化交流和贸易水平,创新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文化走出去方面拓展新空间。八是在加大政策调研制定力度,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着力加大投入和政策保障方面实现新突破。九是在抓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面全方位的人才队伍,着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开创新局面。十是在加强文化宣传信息工作,扩大优秀文化品牌传播,着力增强四川文化影响力方面展现新形象。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