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艺术基金 > 项目动态
项目动态 | 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舞剧《妈妈的女儿》在成都上演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1-07    点击:54

10月20日晚,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舞剧《妈妈的女儿》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歌剧厅首演。


妈妈的女儿.jpg


“妈妈的女儿”是古老大小凉山彝族女性历经的漫长历史长河,经过成千上万群体不竭的传唱千锤百炼而成,也是彝族古曲、古舞中最为完整的遗存。据不完全统计,“妈妈的女儿”在民间遗存的唱腔和歌舞至少有160多种,以彝、汉、英等诗歌文学形式出版发行的书籍多达几十种。本剧首次将“阿莫妮惹”(妈妈的女儿)的故事以歌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以哭嫁为序,巧妙构思了“索阔·静美家园”“嗨萨·心怡之梦”、“嘿恻·忧忧回眸”“嘿嘞·寤寐尽头”四大章节,生动刻画了一位彝族少女对纯真爱情的热烈向往、对温暖家庭的深深依恋、对既定命运的无奈妥协,以及对心灵自由的深切渴望,全方位展现了彝族女性特有的坚韧与美丽,深刻揭示了她们内心深处对自主婚姻权利的渴望与追求。



妈妈的女儿1.jpg



该剧在舞台上连接剧情的舞蹈是整场剧的亮点,无论是展现雄性力量的威武男子群舞,还是洋溢着民族风情的经典彝族女子独舞与群舞,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彝族歌舞的独特韵味与无穷魅力。每一支舞蹈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不仅有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妈妈的女儿2.jpg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项目监督部(四川文艺评论中心)干部和委托的专家进行了观剧并监督项目实施。

10月20日晚,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舞剧《妈妈的女儿》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歌剧厅首演。


妈妈的女儿.jpg


“妈妈的女儿”是古老大小凉山彝族女性历经的漫长历史长河,经过成千上万群体不竭的传唱千锤百炼而成,也是彝族古曲、古舞中最为完整的遗存。据不完全统计,“妈妈的女儿”在民间遗存的唱腔和歌舞至少有160多种,以彝、汉、英等诗歌文学形式出版发行的书籍多达几十种。本剧首次将“阿莫妮惹”(妈妈的女儿)的故事以歌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以哭嫁为序,巧妙构思了“索阔·静美家园”“嗨萨·心怡之梦”、“嘿恻·忧忧回眸”“嘿嘞·寤寐尽头”四大章节,生动刻画了一位彝族少女对纯真爱情的热烈向往、对温暖家庭的深深依恋、对既定命运的无奈妥协,以及对心灵自由的深切渴望,全方位展现了彝族女性特有的坚韧与美丽,深刻揭示了她们内心深处对自主婚姻权利的渴望与追求。



妈妈的女儿1.jpg



该剧在舞台上连接剧情的舞蹈是整场剧的亮点,无论是展现雄性力量的威武男子群舞,还是洋溢着民族风情的经典彝族女子独舞与群舞,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彝族歌舞的独特韵味与无穷魅力。每一支舞蹈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不仅有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妈妈的女儿2.jpg


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项目监督部(四川文艺评论中心)干部和委托的专家进行了观剧并监督项目实施。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