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一戏一评•大众评论”(一)
作者:宋雨霜    来源:成都剧    发布时间:2019-07-10    点击:4650

那束金色的麦子在历史深处闪光  


——评舞台剧《尘埃落定》麦子道具的艺术内涵


      情节编排紧凑,内容精彩迭出,舞台色彩丰富,藏族风情浓郁,怎一个爽字了得!从锦城艺术宫出来,我看见门口巨幅剧照,憨厚的二少爷手持金色麦束仰望的样子再次触动心扉。视觉酣畅,思绪淋漓,回味舞台剧《尘埃落定》,畅游在文本与舞台交织的历史时空。最让我不能忘的,是那束明黄璀璨的麦子,是那帘幕一样洒下的麦子“瀑布”,是移动的插满麦子的谷仓。麦子,不只是舞台上的道具,更是一束光,穿越历史,照耀古今。

      舞台布景艺术的重要主角之一,那就是道具,发挥着配合主角表演,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麦子出现在二少爷手中,最开始只有一束,显得单薄,不似大少爷手中的大把罂粟那般红硕耀眼,这也显示出起初二少爷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及大少爷。二少爷把麦子呈给父亲母亲,麦子却被被粗暴地扔在地上,二少爷委屈、小心翼翼地捡起,那种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孤独感跃然台上。

     道具的数量、陈设位置也可以烘托氛围,反映故事发展环节。在二少爷的种麦子建议得到采纳后,麦子变多了,插满麦子的小山状移动道具,把麦子丰收的那种喜悦和丰盈表达得十分到位。二少爷站在麦子堆上手舞足蹈,地上的农奴们叩首跪拜,那种臣服与感恩交织的状态,让观众可以想象出饥荒中麦子救命的重要性。

     二少爷开仓救荒,如何展示这个情节呢?一个宽大的垂直而下的麦子“瀑布”瞬间冲击我的眼眸。哗啦啦巨响,成千上万颗麦粒如千军万马般奔涌下来,从高高的谷仓倾泻而下,受灾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冲向麦子,跪地捧起麦子,仰头“沐浴”在麦子瀑布中。这一个画面的动感极强,通过水流涌下的形式传达出开仓救灾的那种豪迈、无私、大气。从空间设计到深藏的内涵,这道麦子“瀑布”让我眼前一亮,且引起共鸣,印象深刻,值得点赞!

     舞台道具本身要为人服务,精妙的设计可以把道具和人融为一体。在麦子丰收环节,女演员穿着黄色靓丽的裙子跳舞,麦穗一样的侧边裙摆被握拢提起,演员做出侧面翻甩的动作,就是打麦子的象征。演员把“麦子”穿在身上,更透过灵动的舞姿把收获麦子的喜悦传递出来,这个设计实在妙哉!

     如果说二少爷手中的麦子和麦子瀑布是点线状的麦子设计,那么舞台两侧出现的大片麦子装饰就是面状的麦子。小小装饰却能让观众想象麦浪翻涌的世界,麦黄色透出的丰盈与舞台灯光的黄色交融,呈现出柔和、温暖、富有人性关怀的意境。

“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台所见,是对生活场景的模拟和提炼,这种通过表演、服化、道具、灯光、音效对生活的模拟称为“假定性”。无论是点线面的麦子道具设计,还是动静结合的麦子道具陈设,都体现了道具的舞台“假定性”,拓展了舞台的艺术空间和想象空间。

逼真、新颖、产生代入感是麦子道具设计和陈设的亮点所在。这是从物质层面对麦子道具的解读,从文化内涵来看,麦子是原著小说和话剧《尘埃落定》的重要符号,也是线索和转折点。麦其家族因为麦子发家致富,因为麦子凝聚民心,又因为麦子激化家族内部矛盾。麦子是土地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敬畏麦子,亲近麦子,就会丰收喜悦,鄙视麦子,脱离麦子就会颓败荒芜。因此,舞台剧《尘埃落定》把握麦子内涵,又把内涵贯穿于舞台造型艺术中去,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麦子,扎根于土地,灵动于舞台。生命,恰如那颗金色的麦子,恰如那片金色的麦田,一切从青青的春天萌发,又复归于沉寂静默的冬天。麦其家族与土司制度,麦子与麦田都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话剧《尘埃落定》以精湛的编排、绚丽的舞台艺术为我们呈现了那段历史,赏之我幸。麦子不仅在过去,更在当下植根发芽,敬畏麦子与土地,我们将会收获生命翻滚的麦浪。


那束金色的麦子在历史深处闪光  


——评舞台剧《尘埃落定》麦子道具的艺术内涵


      情节编排紧凑,内容精彩迭出,舞台色彩丰富,藏族风情浓郁,怎一个爽字了得!从锦城艺术宫出来,我看见门口巨幅剧照,憨厚的二少爷手持金色麦束仰望的样子再次触动心扉。视觉酣畅,思绪淋漓,回味舞台剧《尘埃落定》,畅游在文本与舞台交织的历史时空。最让我不能忘的,是那束明黄璀璨的麦子,是那帘幕一样洒下的麦子“瀑布”,是移动的插满麦子的谷仓。麦子,不只是舞台上的道具,更是一束光,穿越历史,照耀古今。

      舞台布景艺术的重要主角之一,那就是道具,发挥着配合主角表演,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麦子出现在二少爷手中,最开始只有一束,显得单薄,不似大少爷手中的大把罂粟那般红硕耀眼,这也显示出起初二少爷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及大少爷。二少爷把麦子呈给父亲母亲,麦子却被被粗暴地扔在地上,二少爷委屈、小心翼翼地捡起,那种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孤独感跃然台上。

     道具的数量、陈设位置也可以烘托氛围,反映故事发展环节。在二少爷的种麦子建议得到采纳后,麦子变多了,插满麦子的小山状移动道具,把麦子丰收的那种喜悦和丰盈表达得十分到位。二少爷站在麦子堆上手舞足蹈,地上的农奴们叩首跪拜,那种臣服与感恩交织的状态,让观众可以想象出饥荒中麦子救命的重要性。

     二少爷开仓救荒,如何展示这个情节呢?一个宽大的垂直而下的麦子“瀑布”瞬间冲击我的眼眸。哗啦啦巨响,成千上万颗麦粒如千军万马般奔涌下来,从高高的谷仓倾泻而下,受灾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冲向麦子,跪地捧起麦子,仰头“沐浴”在麦子瀑布中。这一个画面的动感极强,通过水流涌下的形式传达出开仓救灾的那种豪迈、无私、大气。从空间设计到深藏的内涵,这道麦子“瀑布”让我眼前一亮,且引起共鸣,印象深刻,值得点赞!

     舞台道具本身要为人服务,精妙的设计可以把道具和人融为一体。在麦子丰收环节,女演员穿着黄色靓丽的裙子跳舞,麦穗一样的侧边裙摆被握拢提起,演员做出侧面翻甩的动作,就是打麦子的象征。演员把“麦子”穿在身上,更透过灵动的舞姿把收获麦子的喜悦传递出来,这个设计实在妙哉!

     如果说二少爷手中的麦子和麦子瀑布是点线状的麦子设计,那么舞台两侧出现的大片麦子装饰就是面状的麦子。小小装饰却能让观众想象麦浪翻涌的世界,麦黄色透出的丰盈与舞台灯光的黄色交融,呈现出柔和、温暖、富有人性关怀的意境。

“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台所见,是对生活场景的模拟和提炼,这种通过表演、服化、道具、灯光、音效对生活的模拟称为“假定性”。无论是点线面的麦子道具设计,还是动静结合的麦子道具陈设,都体现了道具的舞台“假定性”,拓展了舞台的艺术空间和想象空间。

逼真、新颖、产生代入感是麦子道具设计和陈设的亮点所在。这是从物质层面对麦子道具的解读,从文化内涵来看,麦子是原著小说和话剧《尘埃落定》的重要符号,也是线索和转折点。麦其家族因为麦子发家致富,因为麦子凝聚民心,又因为麦子激化家族内部矛盾。麦子是土地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敬畏麦子,亲近麦子,就会丰收喜悦,鄙视麦子,脱离麦子就会颓败荒芜。因此,舞台剧《尘埃落定》把握麦子内涵,又把内涵贯穿于舞台造型艺术中去,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麦子,扎根于土地,灵动于舞台。生命,恰如那颗金色的麦子,恰如那片金色的麦田,一切从青青的春天萌发,又复归于沉寂静默的冬天。麦其家族与土司制度,麦子与麦田都消逝于历史的尘埃中。话剧《尘埃落定》以精湛的编排、绚丽的舞台艺术为我们呈现了那段历史,赏之我幸。麦子不仅在过去,更在当下植根发芽,敬畏麦子与土地,我们将会收获生命翻滚的麦浪。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