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官网
首页 剧本创作 赛事活动 国家艺术基金 四川艺术基金 文艺评论 人才服务 《戏剧家》 优秀剧本 政策指导
党建园地
岳圣东:传统音乐既要敢于坚守也要不断创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1-20    点击:66

“我们对地方优秀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价值要有坚守的自信,并要‘耐得住寂寞’敢于坚守。同时,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以当代意识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阻隔,就能创新构建文化亮点。”近日,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岳圣东在成都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在每个时代文艺也应该作出对该时代的贡献。”

  岳圣东是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首批“四川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川艺术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曾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醉心于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岳圣东,选择将川剧这一巴蜀大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的灵感源于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学术交流会时了解到的昆剧研究案例。“昆剧经过几十年发展,去探索其走过的道路,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或者一个横切面这种实践启发了我:川剧是否也可以如此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怀揣着对川剧文化的热爱,岳圣东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岳圣东看来,音乐的发展变革对川剧的传承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说,川剧音乐的组成复杂而丰富,它几乎是明末清初以来我国戏曲声腔发展的一个缩影,包括了自成体系的、以高腔为主体的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五种声腔,拥有笛子、唢呐等各部分伴奏音乐,以及非常独特的打击乐——川剧锣鼓。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所谓‘戏以曲兴,戏以曲传’,历史上以音乐作为变革的突破口是戏曲艺术革新进步的必由之路。因此,音乐的发展变革对川剧的传承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岳圣东解读道,川剧音乐需要始终坚持强烈的剧种个性和传承之上求发展的艺术信念,保持剧种自身审美特性和文化价值,以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涵养,坚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当代审美趣味之间的深切呼应。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谈及四川传统音乐传承创新这一话题,岳圣东认为,传承就是创造,创造就是传承,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古典美的艺术可以活在任何时代,同时在任何时代,也需要一份‘寂寞’的坚守。”岳圣东说,学会尊重传统,坚持“寂寞”的自觉,就是巴蜀地方传统音乐实现“走出去”的正途。“以昆曲为例,通过数十年的坚守,在当下新的时代风口,又重新找回其辉煌。”

  对于创造就是传承的内涵,岳圣东谈道,历史再悠久的艺术,其受众也是当代受众,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新时代,需要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隔阂,就要在这个时代汲取养分,让地方传统音乐找到适应当代文化的传承创新之路。”

  除了四川传统音乐本身的传承创新以外,岳圣东认为,传承创新还应该围绕两个群体展开——音乐人才与观众群体。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当务之急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规模地向老艺术家学习传统,争取实现活态传承,储备扎实的人才队伍。”他强调,传统音乐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欣赏传统的“种子”,面对年轻一代观众,需要培育观众才能拓宽市场,涵养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生态。“这些年振兴川剧,主动将川剧送进校园、社区和基层,还要继续坚持市场培育,才能粘合大批年轻观众。”

  无论是对传统的坚守,还是对创新的探索,都需要一份深厚的情感作为根基。在音乐的世界里,岳圣东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传承者”。在访谈告一段落之际,他欣慰道,当下,传统文化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扶持激发了传统文化活力和艺术创造活力。传统音乐教育离不开时代环境,离不开尊重规律,离不开体制优势,离不开坚定的艺术理想和创新的发展路径。”


“我们对地方优秀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价值要有坚守的自信,并要‘耐得住寂寞’敢于坚守。同时,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以当代意识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阻隔,就能创新构建文化亮点。”近日,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岳圣东在成都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在每个时代文艺也应该作出对该时代的贡献。”

  岳圣东是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首批“四川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川艺术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3项,曾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醉心于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岳圣东,选择将川剧这一巴蜀大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的灵感源于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学术交流会时了解到的昆剧研究案例。“昆剧经过几十年发展,去探索其走过的道路,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或者一个横切面这种实践启发了我:川剧是否也可以如此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怀揣着对川剧文化的热爱,岳圣东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岳圣东看来,音乐的发展变革对川剧的传承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说,川剧音乐的组成复杂而丰富,它几乎是明末清初以来我国戏曲声腔发展的一个缩影,包括了自成体系的、以高腔为主体的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五种声腔,拥有笛子、唢呐等各部分伴奏音乐,以及非常独特的打击乐——川剧锣鼓。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所谓‘戏以曲兴,戏以曲传’,历史上以音乐作为变革的突破口是戏曲艺术革新进步的必由之路。因此,音乐的发展变革对川剧的传承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岳圣东解读道,川剧音乐需要始终坚持强烈的剧种个性和传承之上求发展的艺术信念,保持剧种自身审美特性和文化价值,以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涵养,坚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当代审美趣味之间的深切呼应。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谈及四川传统音乐传承创新这一话题,岳圣东认为,传承就是创造,创造就是传承,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古典美的艺术可以活在任何时代,同时在任何时代,也需要一份‘寂寞’的坚守。”岳圣东说,学会尊重传统,坚持“寂寞”的自觉,就是巴蜀地方传统音乐实现“走出去”的正途。“以昆曲为例,通过数十年的坚守,在当下新的时代风口,又重新找回其辉煌。”

  对于创造就是传承的内涵,岳圣东谈道,历史再悠久的艺术,其受众也是当代受众,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新时代,需要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隔阂,就要在这个时代汲取养分,让地方传统音乐找到适应当代文化的传承创新之路。”

  除了四川传统音乐本身的传承创新以外,岳圣东认为,传承创新还应该围绕两个群体展开——音乐人才与观众群体。

岳圣东。受访者供图

  “当务之急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规模地向老艺术家学习传统,争取实现活态传承,储备扎实的人才队伍。”他强调,传统音乐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欣赏传统的“种子”,面对年轻一代观众,需要培育观众才能拓宽市场,涵养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生态。“这些年振兴川剧,主动将川剧送进校园、社区和基层,还要继续坚持市场培育,才能粘合大批年轻观众。”

  无论是对传统的坚守,还是对创新的探索,都需要一份深厚的情感作为根基。在音乐的世界里,岳圣东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传承者”。在访谈告一段落之际,他欣慰道,当下,传统文化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扶持激发了传统文化活力和艺术创造活力。传统音乐教育离不开时代环境,离不开尊重规律,离不开体制优势,离不开坚定的艺术理想和创新的发展路径。”


编辑: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四川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 2002-2023 蜀ICP备11024876号-1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南街21号附1号
联系电话:028-86122575
邮箱:jms8612@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2号